第一卷:默認 第911章 烏鴉嘴,好的不靈壞的靈
陳觀樓的嘴是開過光的,好的不靈壞的靈。
他跟大管家聊過後,沒幾天,侯府老太太就病了。
烏鴉嘴的名聲也算是坐實了。
他得知老太太生病卧床的消息,也有點懵。摸摸自己的嘴巴,“不會這麼靈吧!”說病就病,說軟肋,軟肋就開始發作。
莫名的有點心虛。
備了一份厚禮,各種名貴的藥材,找天牢的犯官勾兌的藥材,外面的藥房買不到。名貴藥材都在各家私庫裡面放着。
備齊禮物,去了一趟侯府,略表心意。
老太太人他沒見着。
老太太年紀大了,卧床不起,需要靜養,不宜操勞。等改明兒身體好了,屆時辦一場宴席感謝大家。
他見到了大管家。
大管家很忙,忙得嘴角生白,人看着都憔悴了。
“你老人家好歹注意點身體,年紀不小了。”
大管家唉聲歎氣,“老太太這一病,世子請了假在家伺疾。”
“合适嗎?”
世子是孫輩,又不是兒子輩,大可不必如此。
大管家歎了一聲,“老夫也不瞞你。老太太這一病,來勢洶洶。世子擔心萬一有個意外,不放心,必須得親自守着。”
陳觀樓:……
越發心虛了。
他努力找補,“這麼嚴重?是不是天氣的原因?最近天氣忽冷忽熱,好多人都有傷風感冒的症狀。”
大管家瞥了他一眼,點點頭說道:“有天氣的原因,也因為老太太年紀大了,有個風吹草動身體就受不了。
前些日子,賬房報賬,二房老爺做買賣,有可能被人騙了,也有可能是賭博輸了,總之賬面上虧空了一大筆錢。這筆錢,有一部分是二房的私産。消息一直瞞着,也不知是誰說漏了嘴,傳到老太太耳中。老太太氣急攻心,哎……”
陳觀樓一聽,心頭竊喜。謝天謝地,跟他是不是烏鴉嘴沒關系,純粹是二房不争氣,将親娘給氣病了。
大管家目光深邃地盯着他看,“你這張嘴啊,以後還是多說點吉利話。”
陳觀樓當即反駁道:“你說我是烏鴉嘴,我是絕對不會承認。我隻是未雨綢缪,稍微想得多了點。誰知道這麼趕巧,老太太竟然病了。”
“總之太晦氣。明兒你就去廟裡燒香,去去晦氣。香油錢不用你出,侯府承擔。不能不去。就當是為了老太太祈福,為了陳氏家族祈福。你該明白,老太太萬一有個不好,侯府處境艱難啊!陳氏一族的人都得跟着過苦日子。”
大管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打感情牌。
陳觀樓本想不去,結果所有的理由都被大管家一席話給堵了回去。他要是不去燒香,就是陳氏家族的罪人!
去吧!
去吧!
反正天牢最近很閑,他也沒事幹。
次日一早,侯府就派人來催促他,趕早去廟裡燒香拜佛,請佛祖保佑,去了晦氣。
“可有說去哪座廟?”
“城外的報國寺。已經聯系好裡面的大師傅,會專門做一場法會,去了晦氣。保證以後沒有烏鴉嘴!”
陳觀樓盯着略顯稚嫩的小厮,心想算了,不和小孩子計較。
“你在侯府當差,沒人教你如何說話嗎?”
“有啊!我有學規矩。不過我學的時間不長。管事說我這樣正好,來你這裡伺候,不會挨打。”
豈有此理!
污蔑!
都是污蔑!
陳觀樓就問小厮,“我何時打過人?”
“可就算不打人,你臉色一沉,大家都說好可怕。像我這樣的,管事說,你肯定不會跟我計較。”
“你說的管事是哪位?說得還挺準。”
他的确犯不着跟個初出茅廬的小厮計較。但凡曆練過兩年的小厮,他早就臉色一沉,将人趕了出去,嫌聒噪。
小厮樂呵呵的,顯得無憂無慮,“管事也姓陳,陳觀祥!”
祥哥!
陳觀樓龇牙,“陳觀祥管着門房,何時換了差事,負責調教小厮?”
“祥爺如今依舊管着門房,也負責調教我們。說是調教好了,我們也能當門房。”
“就你,當門房?”陳觀樓看着眼前的小個子小厮,“叫什麼名字?”
“我叫小叢!祥爺說我這名字不太好,給我取了個新名字,叫大叢!”
陳觀樓有點糊塗,問道:“有什麼區别。”
“區别可大了。”小厮大叢一臉得意洋洋。
陳觀樓扶額,陳觀祥啊陳觀祥,真夠狠的,派這麼一個小厮過來,究竟安的什麼心。明知道他不樂意跟腦子不開竅的人打交道,同時他從不跟小孩子計較。
這麼個半大小孩,一副天真懵懂的樣子,他要是計較,倒是顯得自己理虧。
幹脆閉上嘴巴,配合吧!
吃過早飯,出發前往城外。
大姐陳小蘭昨日得知他要去廟裡燒香,今兒一早也來湊熱鬧,說是一起祈福。
“我是帶着任務,你湊什麼熱鬧?茶鋪忙得過來嗎?”
“忙得過來。有你姐夫看着,出不了事。我好長時間沒出門了,自從分了家,一直忙忙碌碌,都沒空去給菩薩燒香。這回跟你一起,感謝菩薩保佑我心想事成,順利分家。以後日子一定要紅紅火火。”
陳小蘭精神頭十足。
分了家,搬離了蘇家老宅,再也不用跟婆母一個鍋裡吃飯,她高興啊!
從今以後,一門心思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定要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将孩子培養成才。
“一會回去的時候,順路去我那一趟,拿兩塊臘味回去。”陳小蘭如此說道。
陳觀樓一聽臘味,嘴角抽抽,“蘇家過年沒吃完的臘味,當真分了?”
“分了!我們分了二十多斤。天氣熱起來,怕壞掉,你拿兩塊回去就當是幫忙減輕負擔。”
哪裡需要他來減輕負擔。他知道,大姐有好東西總是惦記着他,還跟小時候似的,生怕他吃不飽穿不暖。
心頭暖得很,又覺着美得很!
有人惦記關心的滋味很不錯。
“行,到時候給我兩塊臘味。正好我手裡頭有幾塊新鑄的官銀,品相極好,以後恐怕再難遇到。到時候我給你幾塊銀錠,就當是收藏,給孩子們攢着做嫁妝做聘禮,都是極有面的。”
陳觀樓别的沒有,唯獨錢多。
官銀不是他杜撰,他手裡頭的确有一批新鑄的,少府工匠手藝,專供皇親貴族,品相沒得挑。他通過孫道甯的關系,得了一點。反正他用不着,全留給三個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