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落魄葯女養家日常

第七十九章 肖氏兄弟

落魄葯女養家日常 淡竹枝 2783 2025-07-22 14:40

  

  「你以為你是誰,你當真以為自己能看診,你這是胡言亂語草菅人命。」被人戳中了要害,柳氏急得不行:「我不管你是誰請來的,現在請你立即馬上滾出去。」

  聲音尖銳,模樣猙獰。

  旁邊廂房看見這一幕的周七爺皺緊了眉頭。

  「我當然會走,不過是因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接了為你看診的事兒,自然也是要把你的病治好才算數。」

  春暖想勸她一句:女人作過了頭也未必是好事。

  「人最好還是要學著避讖,你整天說自己病了,身體不好,活不長久了。」春暖淡淡的說道:「但凡說了對自己不利的話,就當是提前說出來,事後都會應驗,如果你還執迷為悟不聽我的勸說,繼續這樣補下去,你會如願的。」

  「你……」

  柳氏氣得不輕,這女人是個什麼意思?

  「你想利用自己身體弱的借口留住周七爺,這無可厚非,但是你千不該萬不該一直吃這樣那樣的補品,整日躺在床上不出門,這樣嚴重消耗了你的身體……」

  為了抱住周七爺這棵大樹,春暖壓根兒不在乎柳氏的內心想法了,直接戳破了這個謊言,為了就是隔壁的周七爺能一清二楚。

  「你閉嘴,你給我出去。」

  柳氏受不住,再次尖叫出聲,然後就華麗的昏倒過去了。

  春暖好笑又好氣,這次不是裝了,是真昏了。

  「來人……」春暖喊,周七爺一招手,阿壯就將柳氏的婆子丫頭放了回去。

  春暖掐了她的人中將人弄醒過來。

  「你們好生伺候著吧。」

  左右是沒她什麼事兒了。

  走出內院,就看到了阿壯。

  春暖左看右看,想看看她新抱的這棵大樹現在是個啥情況,結果,沒看到周七爺。

  「肖姑娘,我送你回去吧。」

  啊?這就讓她走了,再不拖泥帶水有什麼問題了?

  「七爺說了,你要捎往漠北的冬衣放到肖家碼頭的商行,報上你的名字即可。」

  「好,多謝。」

  一謝周七爺的說話算話,二謝阿壯送她回家。

  春暖回到自己院子裡,大伯母她們一擁而上,欲言又止。

  「大伯母,娘,幺嬸,大嫂,給漠北那邊的冬衣都做好了嗎?」

  「做好了,我們特意絮了好些棉花在裡面,這樣厚實些,就是有點重,有點多,暖暖……」

  「無妨,都打好包,明天就送到碼頭上去。」

  「真的能達到他們的手上嗎?」

  「能的。」

  周七爺可是說過,治好了柳氏的病就要護肖家,對一個走南闖北的商人來說,去漠北找人應該沒問題。

  「那……」

  許氏欲言又止。

  「大伯母,你有什麼話就說,我們是一家人。」春暖知道她有什麼想法要提。

  「暖暖,咱們家還有沒有一些碎銀,可不可以兌換成銀票縫在衣服裡。」許氏道:「他們在漠北的日子肯定比我們艱難很多……」

  當日抄家流放,好的衣物都被一併抄了,每個人的包袱隻有為數不多的三五件衣服,冬衣更是一件都沒能帶走。

  那些官差罵道:「你們是流放,不是去探親去享受,要帶自己背上,每天都得走五十裡路,你們覺得自己行就帶上……」

  流放漠北,每天靠著雙腿走五十裡路,對出行就坐馬車乗轎子的人來說那絕對是很具體的事兒。他們也隻好主動選擇放棄笨重的冬衣。

  「大伯母,這事兒我也考慮過了。」春暖拿出來了一些碎銀:「將這些縫在厚重的冬衣的角落裡。」

  「銀票……」

  「銀票不行,萬一濕了水就成廢紙了。」春暖道:「縫在角落裡,我會給哥哥寫信的時候說的。」

  「萬一你的信……」

  「放心,我和哥哥有著自己的秘訣,他們看不出來。」

  當日送別,春暖特意和同胞哥哥有約定,他們寫信重要的信息會藏在裡面,看信的時候就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看,外人是看不出來的。

  「那就好那就好。」

  尋了幾件重實的冬衣,將碎銀縫在了角落裡,捏上一捏也感覺不到,確實很安全。

  春暖帶著春寧,春燕和春姝,每人前著一個大大的包袱去了肖家碼頭,找到了周氏貨行。

  「你是肖姑娘,行行行,七爺有交待,我們先驗一個貨,登記在冊,回頭送到後會給你看他們簽收的簽名……」

  春暖一一和管事大叔核對,最後是一封家書。

  「這個務必親手交到我家人手上。」

  春暖不僅帶了冬衣,還給家人制了一些藥丸,有感冒退燒的,有止咳化痰的,還有止皿的,治凍瘡的……

  一家人分成了三地,牽挂著京城的長姐,擔心著漠北的兄長,維持著蜀地的生存。

  春暖將冬衣送到商隊的後她就開始了期盼,盼望著有漠北的消息傳來。

  漠北,肖家人出工回來,整個人都累癱了,還要做飯吃。

  兩間屋子就是他們的容身之處。

  初來時,他們真正是什麼都不會,把飯煮成了夾生的,把麵糰揉得像石頭一樣硬,菜也不知道怎麼炒,不會洗衣服……

  總之,幾個大男人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倒也是因為這裡是漠北,大家都是一樣的人,誰也不嫌棄誰。

  住在隔壁的人家姓馬,是十多年前從江南流放過來的,因為自己淋過雨願意為別人撐傘,主動教肖家人在這兒生存的技能。

  諸如什麼時候去集市上採買最便宜,上哪兒砍柴更合適;做工的場所裡要怎麼樣偷懶才不會被官兵抽鞭子……

  肖家人對他們自然是感激不盡。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學習摸索,總算能湊合著過日子了。

  以前拿筆的手除了做活外,還拿起了針線自己縫縫補補。

  「我記得以前母親說過,鄉下人可節約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今我們倒是要親切體會這種生活了。」

  「是啊,三窮三富不到老。」兄弟三人一聲嘆息:「也不知道母親她們在蜀地過得怎麼樣了?」

  「回蜀地應該還好吧,畢竟那裡有族人關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