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落魄葯女養家日常

第五十八章 把吳家都送進了大牢

落魄葯女養家日常 淡竹枝 2838 2025-07-22 14:40

  

  客走主人安。

  客人們走後,許氏就帶頭收洗碗筷了。

  動作麻利嫻熟,再不見初到蜀地時的生疏和膽怯。

  人啊,都是被逼出來的,她的這些兒媳婦都是大戶名門官家小姐,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罪吃過這樣的苦,從琴棋書畫吟詩作對到擼起袖子洗衣做飯調羹煮湯,甚至像許氏親自洗她大孫子的尿片片……

  老太太看著這一幕既心酸又欣慰。

  幹活利落的還有奶娘吳氏。

  怎麼說呢?

  她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女人,不僅喂沐陽的奶水,還爭著洗衣做飯,簡直是一個人幹了兩個人的差事,性子還極好。春暖有時候都在想:這麼好的女人,怎麼就遇不上一個好的夫家?

  在小院宴客,老太太她們也算是正式在小院安置下來了。

  「這兒比村裡強太多了。」春燕和春姝分到了一間屋子,歡喜得很:「沒有那麼多蚊子,再也不怕淋雨了。」

  春暖看著已經被曬得黝黑的兩個小姑娘苦笑搖頭,是啊,到了一定的時候,不喂蚊子不淋雨能吃飽喝足就是幸福了。

  一家老小感覺這才有了一個家的樣子。

  「能把日子過成這樣,還全靠了暖暖。」老太太拉著春暖坐下:「這些日子,忙壞你了。」

  「祖母,孫女還好。」

  「秋小姐都寫了什麼呀?」

  「還沒來得及看。」春暖多了一個心眼:「孫女把信放屋子裡了,這就去看看。」

  「去吧,去休息一下也好。」

  事實上,老太太和許氏一樣,都想知道一點春玉的消息。

  春暖也想知道長姐的情況,卻又有點擔心長姐出了什麼狀況,一直未曾有家書來,這就不正常。

  所以,懷裡明明揣著那封信也沒取出來,她得單獨看。

  這封信很厚,有好幾頁。

  第一頁就看到了熟悉的字跡,那是長姐的。

  長姐寫她過得很好,孩子長得也很乖巧,名字叫盼盼,盼望著一家在京城團圓。春玉還問捎信的人可靠不,能不能替她捎一些物件兒給祖母她們。

  看完春玉的信,春暖懸著的心更懸了!

  這是長姐的風格,報喜不報憂,從來是那麼溫溫柔柔的一個人。

  再看秋燕的,也寫了說她們很好,她還陪著長姐和盼盼一起玩了什麼,濃墨重彩的寫盼盼有多乖巧,嘴巴能吐泡泡,兩隻眼睛亮得像葡萄……

  春暖看出來了:長姐不好,一點兒也不好!

  春暖又把信封翻出來看,果然,信封上還粘有一張裁剪的宣紙,用很細很細的小楷寫了寥寥數字。

  「暖暖,我實在忍不了一點,春玉姐姐不讓說,但我必須告訴你。春玉姐姐那麼好,那個混蛋居然休了她。春玉姐姐很厲害,拿了和離書直接敲響了敲響登聞鼓,將吳家人都送進了大牢,最後太後和皇後分別是賞賜了春玉姐姐千兩白銀和一個百畝莊子。」

  被休,告禦狀!

  春暖驚得站了起來!

  又把這短短的兩句話,春暖看了三遍。

  確認後癱坐在了凳子上:吳家,吳家……長姐該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還有一點:長姐是憑什麼手撕吳家的?

  而且,她是直接告的禦狀,敲響登聞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那得滾釘闆,阿姐那嬌弱的身子,從一塊釘滿尖銳鐵釘的木闆上滾過去,鐵釘刺入肌膚,定然是皿肉模糊,痛苦不堪,她是怎麼熬過來的?

  想到這些,春暖雙眼含淚。

  看到秋燕寫的是吳家全家進了大牢,太後和皇後又賞賜了長姐,讓她有了落腳之地,從信中看來,她目前是安全的。

  可是,春暖知道,長姐憑一己之力將吳家送進了大牢,這對她來說遭受的將是更大的風暴。

  世人不會同情她遭遇了什麼樣的苦難,反而會認為她很有心機會算計。

  在京城,口水都能將她淹死!

  好在,有太後和皇後先後的賞賜能保她母女的一條生路。

  春暖想了很多很多,直到春強跑來敲門。

  「阿姐,阿姐,強強要吃糕糕,強強的牙癢了,口水都流出來了。」

  春強跟著村裡的小孩子學了不少當地的話,什麼想吃東西就是牙癢了。

  「好,阿姐給你做糕糕。」

  她用中藥材做出來的八珍糕,是準備提供給趙明華的茶樓的,今天特意拿出來待客,反響都很好,趙太太張太太羅嬸子都說好吃。

  待客的做得少,所以春強沒吃夠,牙是真的癢了,所以跑來找阿姐。

  春暖這才想起,自己進屋子有些時間了,祖母她們該等急了。

  拿了春玉那封信想給祖母和大伯母看,後一想,她們都是精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有問題。

  與其這樣,不如直接說沒有來信吧,就說秋燕說一切都好。

  果然,老太太和許氏相視一眼就沒再說什麼了。

  她們隻會以為春玉在吳家過得不好,連寫封家書都難。

  絕對想不到,長姐在京城把吳家的天都掀翻了。

  給春強做的八珍糕,結果小傢夥嫌棄得不要不要的。

  「沒有之前的好吃,阿姐,你嘗。」

  春暖嘗了一下,好吧,應該是心不在焉的忘記了放糖,沒有一點甜味兒是真的哄不了小孩。

  「阿姐做糕點的手藝還不是很精,還需要好好的練習。」

  「嗯,三天不讀口生,三天不寫手生。」春強很認真道:「阿姐,你要多練練。」

  「小傢夥,誰告訴你的?」

  此處用上這句話還蠻正確。

  「寧哥哥給安哥哥說的,春強記著呢。」

  呦嗬,記性還不錯!

  春暖捏了捏他軟軟的臉蛋:「好好讀書,讀好了書阿姐就給你做糕糕。」

  「阿姐,拉鉤。」

  春強居然伸出了小手指要和春暖拉勾蓋手指拇印,嘴裡還念念有詞:「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變了就是豬八戒。」

  不用講,這些話又是在村裡和小孩子們學的。

  孟母三遷是有道理的,全家搬到鎮上來住確實是明智的選擇。

  三嬸黃氏沒有明說,但是看得出來,她一直很焦心孩子們的言行舉止在無形中受了影響被帶偏。

  春暖也知道,黃家祖上出過一代大儒,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後代,注重的就是教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