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手眼通天
「父親,此事您覺得是誰所為?」陳雲之聽到陳老爺子說了這些,不禁若有所思地問道:「能夠接觸到天元壇,甚至可以瞞天過海的人,恐怕沒幾個,依著我來看,恐怕……跟厲王脫不開關係。」
「厲王?」陳老爺子磕了磕自己的煙鬥,看著陳雲之問道:「就算真的是厲王所為,恐怕也未必會是他吧?」
就算這件事真的是司空夜安排的,那司空夜也不會笨到自己去辦。
更何況,連他們都能想到此事跟司空夜有關,難道司空夜不怕皇上也這麼想麼?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司空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就說明他有足夠的把握保證自己可以脫身!
陳老爺子歷經那麼多過往,怎麼可能輕易的被人瞞過去?
所以,在陳老爺子來看,現在找不找兇手是另說的,隻是不知道歐曉珂到底怎麼脫身呢?
「父親的意思是……」陳雲之聽到陳老爺子這麼說,不禁微微一顫,隨後才說道:「那麼這個替死鬼又是誰?」
……
另一邊,聽到司空慕卿這麼說,那文緯臉上才有了一絲悻悻的神色。
「下官,下官……」那文緯沒有了剛才的沉著,隻是低著頭不知說些什麼。
司空戰臉上方才被那斷刀劃破的傷口已經癒合了幾分,因為他一直站在後頭,所以也並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舉動。
不著痕迹地看了司空夜一眼,司空戰的目光落在了臉色蒼白的司空成新身上。
看來,這一次司空夜已經找到了替死鬼啊……
「皇上!」
正在文緯不知所措的時候,隻聽得大殿之外傳來一道聲音,緊接著剛才領旨去天元壇查看的那些人已經回來了。
「皇上,下官已經到天元壇附近仔細查看,的確是因為黑火藥爆炸引起的。」回來那人跪倒在皇上面前,有些遲疑的說道:「根據現場的情況來看,祈王殿下,怕是……怕是難以倖免。」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皇上雖然心裡已經有了幾分準備,但是心中還是難免有些傷心,「可查清楚了?」
「當時祈王殿下祭祀祈福,周圍圍觀百姓很多,所以天元壇前死傷無數。」那人接著皇上的話說道:「據活下來的百姓述說,爆炸的黑火藥乃是事先被藏匿在祈王殿下祭祀所用的香爐之中,而在香爐下的地面中,也埋藏著大量的火藥,所以香爐中的火藥被燃盡的香點燃爆炸之後,又引起了地面下的火藥,這才引發了這麼嚴重的傷亡。」
「果然是心機用盡啊,想不到我司空還有如此能工巧匠,朕當真是欣慰的很啊!」皇上當下龍顏大怒,沉聲道:「隻是這次竟然算計到了皇家,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如此膽大妄為!何凡!朕給你五日的時間將兇手緝拿歸案,否則,到時候連著你的失職之過,一併責罰!」
「微臣……微臣遵旨……」何凡伏在地上沒有起身,一臉的苦澀,口中低聲的說道:「隻是五日時間實在太短,還請皇上再寬限幾日……」
「到現在你還跟朕講條件?既然如此,那朕就給你三日,」皇上很顯然是怒到了極點,指著何凡說道:「三日之後若是沒有結果,你提頭來見!」
「皇上!」這時候,百官之中又站出一人,神情懇切的對著皇上說道:「其實剛才文大人所說如果屬實的話,那麼和順縣主也有著莫大的嫌疑啊?」
其實,今個兒這件事,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與其說皇上是在偏袒司空慕卿和歐曉珂,還不如說是皇上在心底就是信任他們的。
所以,縱然剛才文緯當著百官之面提到了司空慕卿運送了一大批硝石到歐曉珂的工坊,皇上也完全沒有追究的意思。
可是沒想到,竟然還有人在皇上意思如此明顯的情況下,依舊要將歐曉珂拖進來,這就有些目的太明顯了。
「皇上,其實此事想要查也並不難。」就在這個時候,歐曉珂已經緩步走了出來,看著似乎十分惱怒的皇上,淡淡的說道:「既然有人說天元壇上的黑火藥與我工坊中的硝石有關,那我可以配合何大人去工坊查清楚硝石是否與我運進來的時候重量相同,因為……那批硝石我還沒動過。」
說起來,其實歐曉珂的確沒動那批硝石。
主要是先前她早就讓陳泰私下裡尋了不少硝石,雖然朝廷管制比較嚴格,可也擋不住有些人為了財鋌而走險。
那個時候她是擔心萬一這硝石真的運不進來,那她就自己想辦法,畢竟玻璃和百鍊鋼什麼的,她哪一個都不願意放棄。
隻是沒想到,竟然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
「你沒動過?」文緯這個時候又站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那工坊是你的,若是你早就做好了準備,那去了工坊自然也查不到什麼不妥不是麼?」
「那依著文大人的意思,我該如何自證清白呢?」歐曉珂在這個時候,反倒是笑了起來,看著文緯問道:「或者說,文大人你是認定了這事就是我辦的?那麼我想請問文大人,那天元壇本就被重重把守,我一個弱女子是如何讓人把黑火藥避開他人耳目埋到那裡的?」
「和順縣主手眼通天,本官如何能猜得到?」文緯沒想到歐曉珂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當下猶豫了下才說道:「隻是聽聞和順縣主與陳家來往密切,那個工坊也是陳家的地方不是麼?而且聽聞和順縣主自幼長在鄉下,怎麼可能對兵器如此精通,本官記得……澹臺家曾經有位公子對兵器研究的頗為深刻,難道和順縣主不應該解釋下什麼嗎?」
「文大人,手眼通天這個詞用來形容你才確切,右相府與澹臺一族那可是橫亘著我娘親之死的仇恨呢!」歐曉珂眸底劃過一絲冷意,這群人還真是不遺餘力,竟然把主意都打到了澹臺一族的身上,當下沉聲問道:「隻是文大人這聽聞怕是不全面,因為那工坊的三成擁有者乃是皇上,合著文大人的意思是皇上也和本縣主一起謀劃了此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