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梳頭
甚至還被嗆到了。
「咳咳~」
妮兒有些不明所以,爹跟娘為何會有如此反應。
看到妮兒一臉懵的樣子,燕子牽起女兒的手,把她帶到了外面的水盆邊上。
頭髮不僅有些亂,還綁的七扭八歪,像是一棵沒有修剪過的樹,枝丫隨心所欲的生長。
自己看到的一瞬間還有些懵,這是誰啊,弄成這樣的髮型,真是見所未見。
反應過來居然是自己,發出了跟爹娘一樣的笑聲。
果然不清醒的時候什麼都幹不好。
燕子拿來梳子,把妮兒的頭髮小心的梳順,盡量不扯到頭皮。
仔仔細細綁了個雙丫髻,顯得俏皮又可愛。
再一次探出頭,在水盆裡被風吹皺的水面上看到了娘給綁的頭髮,還是人家心靈手巧,對稱又好看。
藍色的頭繩跟自己的衣服很相配,不過繩子用的久了也有些舊,原本鮮亮的藍色也變得有些灰撲撲的。
牛力剛剛醒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出了門,剛好看到娘在給姐姐梳頭髮。
安靜乖巧地站在一旁,看到梳好的頭髮,忍不住發出感嘆,「真好看~」
妮兒聽到這句話有些不好意思,臉頰微微發紅。
想到前幾天也是這樣逗爹爹的,便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果然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燕子看到妮兒害羞的樣子便想著逗逗她,「是你姐好看,還是我紮的頭髮好看?」
牛力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都好看,這個頭髮配上我姐的長相真是相得益彰。」
妮兒有些聽不下去,轉頭輕輕捏住牛力的小臉蛋,「就你會說。」
「不過我看姐姐頭上的發繩有些舊了,娘你那不是有很多好看碎布條,可不可以給姐姐當頭繩啊?」
燕子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那都是從別人家的衣服上裁下來的,是別人的東西。」
「娘縫完衣服都得給她們塞進兜兒裡帶回去的,可不能動。」
牛力很久沒見娘如此嚴肅,那些碎布條看起來也不會有什麼用處,就算是當個頭繩可能還要用幾個接起來才行。
雖然這樣也不能隨便處理,好吧,別人家的東西就是別人家的。
「知道了,娘,我們吃飯去吧。」
燕子摸了摸牛力的腦袋,老三趕緊又盛了幾碗粥,怕提前盛出來還沒吃都涼了,放在鍋裡溫著。
妮兒驀地想起來,弟弟剛才從屋子裡出來就一直盯著自己梳頭。
瞥了一眼牛力,果然眼角上還掛著眼屎,把牛力拿起筷子的手按了下去。
「洗漱了嗎?就上桌吃飯。」
牛力吐了吐舌頭,趕忙跳下椅子,「忘記了。」
以極快的速度洗漱完畢,又回到了椅子上,端著粥,還有些燙嘴。
呼呼吹了幾下,沿著碗邊把稍微涼了一些的粥有的已經凝結成了一層皮,吸進嘴裡。
妮兒見大家已經吃的差不多,便提出自己的疑問,「爹,你知道什麼時候會燒紙錢嗎?除了有故去的人這樣的情況。」
老三和燕子一下子被問住了,兩人對視一眼,還是燕子先想到開了口,「不會是被什麼東西纏上了要送走吧。」
燕子面帶疑惑,「我也不是很了解這些,怎麼突然問這個?」
妮兒覺得娘說的有道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應該是遇到了什麼無法解決的事情,擔驚又受怕,才會求助於這樣的手段。
如果真是大伯二伯他們,確實很可能,畢竟符咒都貼了,這種事情做出來也屬實正常。
「就是那天咱們家附近起火了,聽別人說是看到有人就在那棵樹附近燒紙錢的。」
燕子有些想不通,「奇了怪了,為什麼會在那裡燒紙錢,」
老三同樣疑惑,從沒有聽說那裡發生過什麼事情,怕燕子多想,本就是孕期容易多思多慮,對胎兒和孕婦都不好,想著說點輕鬆的。
「估計是走夜路,被嚇到了也說不定,經常有老人給孩子送驚的。」
這個說法還算合理,小孩子受到驚嚇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走了夜路,回家哭鬧不止,眼神跟平時不同,透出害怕的神色,都要去送一送。
燕子微微點點頭,接受了這樣的說法,「確實很有可能。」
要是別人家在飯桌上都不討論這樣的事情,覺得晦氣。
老三和燕子倒是沒覺得有什麼,畢竟是小孩子,講清楚以後就不會再問了。
妮兒心裡有了數,安下心把剩下的一點粥都喝光,抹了抹嘴,從椅子上下來。
想著跟爹爹一起出門,順便問問符咒的事情。
看見娘把爹爹拉到一邊小聲說著什麼,妮兒忍不住嘴角上翹。
這倆人感情還真不錯,每天都有那麼多的悄悄話說,知趣地往外走了走,到大門口等著爹爹。
不一會兒老三牽著驢車出來,看見妮兒還在那裡沒有走。
「怎麼了,是落下東西了嗎?」
妮兒搖了搖頭,把老三拉的遠了一些,怕娘聽到兩人的對話。
「有人跟我說,咱們家喬遷儀式那天,看到大門上貼著符紙了,爹,是不是有這麼回事?」
老三明顯愣了一下,本來不想說的,怕他們心裡犯膈應,但是閨女既然已經知道,就沒有必要再瞞著了。
「是,那天我是看到門上有張符紙,直接撕下來了,沒讓你娘知道。」
「知道是誰貼的嗎?」
妮兒現在也沒有證據,光憑著猜想做不得數。
再說就算是有證據證明,是大伯二伯他們做的,這個話也不能從自己嘴裡說出來,還是得讓爹爹自己發現,或者從別人的嘴裡聽說。
搖了搖頭,「我不知道,看到符紙的那人沒看見是誰貼的,爹爹放心,我不會跟娘說的。」
本來還想著囑咐囑咐女兒,沒想到妮兒竟然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把話提前說了出來。
想起剛才燕子把自己叫過去,說是妮兒的頭繩有些舊了,看到好看的合適的,買兩根回來。
妮兒又心疼她娘,不跟她說那些容易傷神的話,不愧是母女倆,互相惦記。
「行,我這就走了,你也快去你師父那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