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姦細
大晏,皇宮。
數日後,溫梨兒收到了晏時敘的信。
薄薄的信箋捏在指尖,卻似有千斤重。
她迫不及待地拆開,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他在信上,字字句句皆是關懷。
他誇她聰慧,設立『抗疫分司』,防患於未然。
他讓她莫要太過操勞,定要珍重自身,抗疫分司的事情盡可交給管事們去辦,安心待在皇宮裡,等他凱旋。
末了,還霸道地叮囑一句:隻許胖,不許瘦。
溫梨兒一字一句讀著,眼眶漸漸發熱。
她的指尖輕輕撫過那些墨跡,彷彿能觸到他執筆時的溫度。
心底的思念如潮水般翻湧。
離開好幾個月了呢,他不知瘦了沒有?南疆烈日灼人,定是曬黑了吧?
夜深人靜時,他可曾如她一般,輾轉反側地想念著她,想念著宮裡的三個孩子?
她真的好想他啊,想到心尖都微微發疼。
梟梟每日清晨醒來,第一句話便是問:「母妃,父皇何時歸家?」
那小小的身影倚在門邊,眼巴巴望著宮道的模樣,總讓她心頭髮酸。
就連淼淼這小傢夥,近來也常常對著懸挂的禦容畫像,咿咿呀呀地叫「父皇」,叫得十分流利。
說來也奇,天天平日金口難開,倒是盯著他父皇的畫像看了好幾回。
溫梨兒知道,這孩子心裡,定也是極想念他父皇的。
目光移至信末,晏時敘提及,他已嚴令左青,派遣一隊精銳,以最快的速度將儂智高押解至鎮南關。
羅雲梡的毒,已不能再拖了。
如今解毒的藥引,唯缺儂智高的心頭精皿。
接著,他又誇讚溫梨兒心細如髮,她先前派人送往鎮南關的那些珍貴醫學古籍中,恰好記載了羅雲梡所中奇毒的解法。
看到此處,溫梨兒心中那根緊繃的弦終於鬆了一松,長長舒了一口氣。
羅小將軍和蘇少尹不僅是皇上的股肱之臣,更是他情同手足的摯友。
她每日在佛前為皇上和兄嫂虔誠祈福時,總不忘為羅雲梡和蘇暮揚也求一個平安。
願他們都能平安歸來。
碧璽宮的寢殿內,這幾日一直瀰漫著濃烈的艾草和葯香氣息。
起初覺得這味道過於刺鼻,如今浸潤其中,倒也聞慣了。
溫梨兒端坐於寬大的書案後,午日的陽光映著她沉靜柔美的側臉。
她手執上好的狼毫筆,蘸飽了墨,在素白的宣紙上,一筆一劃,極其認真地給晏時敘寫著回信。
她告訴他,她很想很想他,思念如藤蔓纏繞心間。
她說自己每日雖忙碌於宮務和護國籌餉司,以及抗疫分司的統籌,但內心充實,孩子們也都乖巧聽話,隻是都想念父皇。
她絮絮叨叨地囑咐他:
刀劍無眼,定要萬分小心,提防暗箭傷人;
軍務再忙,也要按時用膳,切莫飢一頓飽一頓;
按時安寢,養足精神……
寫著寫著,她臉頰微微泛紅,筆尖頓了頓,甜甜蜜蜜地寫下了那個重要的消息:
太醫診出,她腹中又有了一個小生命,是他離京前那晚留下的。
她懇切地盼望著,盼他早日得勝還朝,能親眼見證他們第四個孩子降臨人世的光景。
也不知寫了多久,手腕都隱隱發酸了,書案上已鋪陳開十來張寫滿娟秀小楷的宣紙。
待最後一點墨跡徹底幹透,她才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紙張一一疊好,珍重地塞進特製的厚信封裡。
喚來等候的信使,鄭重地將回信交付,讓他帶回鎮南關。
秦嬤嬤一直侍立在一旁,神情肅穆,手中捧著一本厚厚的名冊。
她的身體已痊癒,且以雷霆手段揪出了潛伏在碧璽宮的內奸。
此刻見主子送走了給皇上的信,她才上前一步,躬身道:
「主子,按您的吩咐,碧璽宮上下所有宮人,其籍貫、入宮年限、當值記錄、近一個月行蹤、以及與宮內外的往來關係,皆已核查完畢。」
溫梨兒微微頷首,指尖無意識地又去觸摸那支剛放下的、猶帶餘溫的狼毫筆。
但很快又反應過來信已寫完,遂擡眼看向秦嬤嬤。
「嬤嬤辛苦了。核查中,可有異樣之人?」
「有。」
秦嬤嬤翻開名冊,精準地指向其中一頁。
「此人名喚雙喜。」
「雙喜?」溫梨兒在記憶中搜尋片刻,並無深刻印象。
碧璽宮宮人眾多,有宮女她沒留意到實屬正常。
秦嬤嬤解釋道:「她是負責小花園東角灑掃和修剪花木的三等宮女,平素沉默寡言,不甚起眼。」
「她做了什麼?」溫梨兒詢問。
「她被內務府採買處一個叫劉德興的小管事哄騙,做了他的對食。」
秦嬤嬤的語氣滿是冷漠。
「那劉德興職位低微,根本接觸不到碧璽宮。然而,他從雙喜口中套取了碧璽宮詳細的布局圖和主子您日常的作息時辰。現已查明,劉德興乃是南詔安插多年的姦細,他利用採買之便,長期為儂智高傳遞大晏的消息。」
溫梨兒眸光一凝:「人呢?可都拿住了?」
秦嬤嬤點頭:「劉德興已被秘密控制,現關押在暗牢,由左副統領親自審問。至於雙喜……」
秦嬤嬤頓了頓,道:「為儆效尤,永泰公公已下令,將其杖斃。」
溫梨兒聞言,眼中並無半分憐憫。
她並非心狠之人,但雙喜差點將她和三個孩子推入深淵。
那日若非她心皿來潮躲進了金龜,若非梟梟和雄雄恰巧跑去了外院找她……後果不堪設想。
雙喜之死,實屬咎由自取。
讓溫梨兒意外的是:「永泰回來了?」
秦嬤嬤點頭:「正是。永公公一個時辰前方抵宮門,風塵未洗,本欲即刻前來向主子請安復命。可腳剛踏進宮門,便被左副統領截住了,說是宮中姦細肅清之事千頭萬緒,亟需永公公坐鎮協理。」
溫梨兒倒是並不在意請不請安的,回來了就好。
晏時敘離京時,不放心溫梨兒,特意將永泰留下,便是為了在她遇到棘手之事時,能有個得力的幫手。
可戰事一起,「護國籌餉司」千頭萬緒,銀錢調度、糧草採買、藥物運輸,樁樁件件都需一個絕對可靠且手腕強硬之人去監督把控。
她身為皇貴妃,不便出宮親理,便將這重任交給了永泰。
可一個月前,從「護國籌餉司」禹州金陵府站點運往靖海衛前線的整整二十萬石軍糧,竟在途中被一夥膽大包天的山賊劫走。
那可是三十萬將士一個月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