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罷不能

第32章 這魅惑君心的本事,讓人望塵莫及

  

  那琴聲初似春澗融冰,冷泠清越中裹挾著寒意未消的震顫;

  轉瞬又化作風過瓊枝,拂落的花瓣與弦音共鳴,在暮色中織成一片瀲灧的音網。

  細聽之下,旋律中既纏綿悱惻,又似夾雜著著一抹幽怨古調。

  待皇帝尋著琴音走近時,撫琴者指尖起落間,琴音止。

  落花簌簌墜於她的衣袂間。

  女子一襲桃花廣袖霓裳裙,與這桃花林幾乎融為了一體。

  廣袖上繡的流雲紋和金線牡丹交疊在一起,裙裾綴滿西域貢品孔雀翎羽,行動間折射出翡翠般光澤。

  女子舒展羅袖的瞬間,熏染龍腦香的絲帛掠過桃枝,驚落的花瓣如胭脂雨紛揚。

  她口中輕輕哼唱著自己剛剛彈的那首曲子,足尖輕點青石,舞動身姿。

  旋身時霓裳裙擺綻放,如同展開的孔雀屏。

  腳腕上的金鈴發出絲絲脆響,與林間鶯啼交織成趣。

  皇帝定睛一看,才發現今日這成功引起自己性趣的小妖精,竟然是自己多日未見的貴妃。

  楊真茹媚眼如波,忽以纖指拈住飄至唇邊的桃花,眼波流轉間將花瓣含入口中。

  灼灼花色染上美人朱唇,當真勾人心魄。

  皇帝瞬間失了魂。

  他原本打算再冷上貴妃一段時間的想法瞬間煙消雲散。

  皇帝緩緩朝著美人走去,腳步有種說不出的急迫感。

  見到他,楊真茹眼中瞬間凝聚了一汪淚水。

  眨眼間,淚珠緩緩滑落在瓷白面龐。

  那幽幽怨怨又滿是情意的眼,看的皇帝一陣心神蕩漾。

  他朝美人伸去手,美人卻是含淚轉過了腦袋,欲離開。

  奈何美人沒有注意腳下,落著一根桃花枝。

  瑩白玉足跨步之際,一不小心絆了那枝條。

  美人兒身子瞬間不穩,弱柳扶風般往一旁倒去。

  皇帝如何會眼睜睜看著美人兒摔倒在自己身前?

  就見他長臂一伸,將人攬入了自己懷間。

  「皇上~~~」

  楊真茹擡起青蔥玉指抹去眼角的淚,嬌嬌弱弱的喊。

  「妾身不該打擾了皇上賞花的雅興,這就走……」

  皇帝攬著人不放,伸手捏了捏她泛紅的鼻尖。

  「愛妃這麼急著回去做甚?不是在等朕過來賞你這朵嬌花嗎?」

  楊真茹捂著臉,小聲抽泣起來。

  「愛妃哭什麼?」

  楊真茹嗚咽道:「什麼事都逃不過皇上的眼睛,妾身有罪。」

  皇帝將人攬著壓在了桃花林間的一張石桌上,啞聲問:

  「愛妃何罪之有啊?」

  「妾身今日就是故意在這裡等著陛下的,妾身日日盼,夜夜盼,盼了十八天七個時辰零兩刻鐘都沒見到陛下,相思成災,這才學了這手段,等在這裡,想讓陛下多看妾身一眼,嗚嗚嗚……」

  她哭的傷心:「是妾身貪心了,陛下莫要厭煩了茹兒……」

  皇帝看著身下美人兒傷心欲絕的可憐模樣,心瞬間就軟的一塌糊塗。

  不論茹兒是裝病,還是用手段與他偶遇,都是為了看上他一眼啊。

  她對他的愛這般濃烈,他卻因為她娘家人獻給他一本假的琴譜而故意冷落她。

  著實不該!

  皇帝輕撫她的臉頰,柔聲問:「穿的這般少,冷不冷?」

  楊真茹嬌羞的看了他一眼,一張白嫩小臉埋在他懷裡輕輕蹭。

  「這身桃花廣袖霓裳裙,陛下忘了嗎?妾身曾穿著它……」

  皇帝腦中自動浮現出一幕幕香艷灼人的畫面。

  聞著林間的陣陣桃花香,以及身下美人兒身上獨有的清香,他瞬間心猿意馬。

  哪裡還在意此時此刻,兩人正在何處……

  皇帝俯下身子,張嘴銜住楊真茹紅艷的唇,急切啃噬。

  洪運似乎早已經見慣了這樣的場景。

  他眼觀鼻,鼻觀心的退到了桃花林入口,誠誠懇懇的做起了守林人。

  翌日。

  大家就都知道,皇帝又開始寵楊貴妃了。

  後宮一眾嬪妃咬碎了一口白牙,卻無能為力。

  這些年,這樣的戲碼不知道演了多少回,每當她們認為,楊貴妃這次是真的失寵了時,現實總會給她們啪啪幾巴掌。

  楊貴妃其他本事沒有多大,這魅惑君心的本事,無人能敵。

  她們望塵莫及啊……

  慈寧宮。

  太後也得知了此事。

  她揉著發疼的眉心,長長嘆了一口氣。

  這才半個月,楊貴妃便又將她那傻兒子給哄去了。

  她越想越氣,不由又惱了自己的那個一條筋的侄女。

  皇後那個榆木腦袋,但凡能學個楊貴妃的皮毛,她都不至於操碎了心。

  太後氣得心口疼,和自己較起真來,連早膳都不吃了。

  鍾嬤嬤急的不行,奈何不管她好說歹說,太後這次硬是不肯用膳。

  原話是:被那個不孝子氣都氣飽了,還吃什麼吃!!!

  太後拉著鍾嬤嬤,將皇帝大罵了一通。

  沒想到說曹操曹操到。

  皇帝大早上過來,給太後請安。

  太後今日看他不順眼的很,不由就想到了自己的小兒子譽王。

  譽王做事處處妥帖,且文韜武略,什麼都強過皇帝。

  要是當年,她讓小兒子做皇帝的話,譽王定然是幹不出這種寵妾滅妻的事情來的。

  奈何譽王並非嫡長子。

  在大晏,不論是皇族還是世家,承位者都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

  譽王便是吃了年齡的虧。

  如此一想,倒是委屈了譽王。

  太後看著皇帝,商量道:「哀家想馳哥兒和霜姐兒了,你下旨,讓譽王一家,進京陪陪哀家吧。」

  皇帝微微擰眉,有些不贊同。

  「母後,無甚大事,番王不能隨意進京。」

  太後瞪他:「進京陪哀家,怎麼就不是大事了?感情在皇上眼中,哀家這個老婆子都沒有資格想孫子孫女是嗎?」

  「母後,朕不是這個意思!」

  「你就是!你做皇帝了,天天窩著貴妃宮裡,也不說來陪陪哀家這個老婆子。你不陪哀家,便讓譽王來陪!」

  皇帝無奈,最終還是遂了太後的願。

  「好,朕這就去傳旨,讓皇弟一家進京。」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