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出了慈寧宮正殿,溫梨兒吩咐秦嬤嬤先帶著南宮苜和南宮紫雲回碧璽宮。
據紫雲姐姐說,她們姑侄二人也有很長時間沒見了。
南宮姑姑帶著南宮紫雲做遊醫時,愛上了一個藥商。
那藥商是京城人,可是一年到頭,幾乎都在全國各地的葯谷奔波,在京城待著的時間很少很少。
南宮苜將南宮紫雲託付給南宮淩霄的故交蘇家後,這些年隨她的相公全國各地跑。
這次收到侄女的信,說是不僅找到了當年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和皇上還幫著查到了當年滅南宮府滿門的兇手。
她當即快馬加鞭趕回了京,今日正好趕到京城。
她在宮門口等著時,晏時敘便先派蘇暮揚去同她說了今日宮裡會發生的事,讓她配合。
現在,姑侄二人確實有很多話要說,急需一個能單獨說話的空間。
溫梨兒便提醒秦嬤嬤,等安排好南宮苜的住處後,再派人送些吃食去,但不要打擾人家姑侄二人訴相思苦。
秦嬤嬤笑著點頭道:「主子放心,老奴會安排好的。不過主子,您不隨我們回碧璽宮嗎?」
溫梨兒擡頭看向被宮人攙扶著往寢殿走的佝僂背影,輕輕嘆了一口氣。
「我留下來陪太後一會,嬤嬤,等你送南宮姑姑和紫雲姐姐回碧璽宮後,再把梟梟抱過來。」
秦嬤嬤立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太後現在心裡苦。
親兒子近在眼前,卻幾十年都沒有相認。
給別人養了幾十年的兒子,還遭受了最親近之人的背叛。
太皇太後年紀大了,就怕遭不住這沉重的打擊。
寢宮內。
太皇太後趕走了太後,又揮手攔下宮女送來的葯。
「哀家不喝,端下去。」
秀萍有些著急,這可是太醫開的疏肝解郁的葯。
但太後不肯喝,她自然不可能強行摁著太後的頭。
隻能揮手讓小宮女將葯端了下去。
太皇太後傻獃獃地坐了好一會,突然道:「扶哀家去窗前坐坐。」
秀萍和秀珠忙一左一右扶著她,在窗戶前坐下。
窗外,是一棵枝繁葉茂的石榴樹。
灰褐色的樹榦上布滿瘤狀突起,表皮粗糙如老人皸裂的手掌。
主幹向左自然扭轉,碗口粗的枝幹向四方伸展。
樹冠呈叢狀圓頭形,新抽的枝條上對生著紙質葉片,倒卵形的葉片不過銅錢大小,邊緣還帶著初生的絳紅色,在風中輕輕顫動如無數小手掌。
這棵石榴樹是武王小時候種的。
當年,譽王惹太皇太後生氣,變著法子哄她開心,便想了個法子,要在她的院子裡種滿桃樹。
她愛桃花,也喜吃桃子。
武王那日過來蹭飯,得知要種樹,他不知從哪裡弄來一棵石榴樹苗,硬要種在滿院桃花中間。
譽王死活不願意,武王便可憐兮兮的看著她,說他喜歡吃石榴。
她於心不忍,便應下了。
她還記得,在她應下的那一瞬間,武王開心的一蹦,便蹦上了屋頂。
她當時嚇得讓他趕緊從梯子上爬下來,他偏不,直接從屋頂上一躍而下。
太皇太後承認,當時她真的嚇得心臟都差點停止跳動。
好在那孩子武功是真的好,小小年紀,從那麼高的地方一躍而下,卻一點事也沒有。
她氣的想揍他一頓,他就可憐巴巴的撩起袖子給她看手臂上的棍痕,說他已經受了罰,能不能別再罰他。
她惱端太妃對一個孩子下那般重的手,說了幾回,可端太妃每次背著她還是照罰不誤。
說是玉不琢不成器。
那麼一個性子熱烈的孩子,笑起來、哭起來、鬧起來都那般鮮活,讓人難以忘記。
她不明白,明明武王一直欺負譽王,動起武來,每次都將譽王打個半死,可她卻從未重罰過他。
一是因為端太妃已經罰過,二是她總是於心不忍。
現在才知道,那個她不忍心責罰的孩子,是她的孩子。
可老天爺,她為什麼現在才知道?
想到她的孩子這些年受到的種種苛待責罰,她心口就抽疼,疼得恨不得立即死去。
此時,有宮女來報。
「太皇太後,皇貴妃求見。」
太皇太後回過神來,讓人請她進來。
溫梨兒跟著宮人進到太皇太後寢殿,經過外間時,看到了桌上已經放涼的葯湯。
她上前行禮。
「臣妾參見太皇太後,願太皇太後鳳體金安。」
太皇太後勉強扯出一個笑容來問:「梨兒怎的還不回碧璽宮?」
溫梨兒笑嘻嘻坐在她身旁,幫她輕捶著腿。
「回太皇太後,臣妾回去也沒什麼事,便想著過來陪太皇太後嘮嘮家常。」
太皇太後知道,她這是擔心自己受不住今日的打擊,要陪她說話解解悶。
當真是個可心的人兒,性子倒是真的很適合敘兒。
溫溫柔柔的,善良又妥帖。
太皇太拍了拍她的手背,眼中是面對小輩時的慈愛。
「跑來和我這個老太婆嘮嗑,你有心了。」
溫梨兒笑道:「臣妾還未進宮時,也經常陪外祖母嘮嗑呢。」
太皇太後不由就想到,自己當初昏迷時,溫梨兒就日日在她耳邊嘮嗑,說了不少她外祖母的事。
此刻,她荒誕的生出幾分羨慕來。
「你外祖母可真是幸運,兒子兒媳孝順,女兒女婿孝順,外孫女也這般孝順。」
溫梨兒便笑道:「太皇太後也很幸運啊,您也有很多孝順的孫子孫女呢。」
她說著就掰自己的手指數:「皇上、臨王、城王、梁王、太平公主、謙郡王、琅郡王、微郡主……哎呀,都數不過來了。」
太皇太後被她逗笑,可笑著笑著眼中就有了淚。
「他們是很孝順,可哀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不是一個合格的祖母。」
溫梨兒搖頭:「怎麼會,太皇太後性子和善,即便有些小輩不在您身邊長大,但對您也是相當喜愛敬重呢。」
太皇太後嘴中泛著苦,搖頭。
「哀家連最基本的疼愛都沒有給過他們,他們如何敬我、愛我?哀家不敢有如此奢望,隻奢望他們不要怨恨哀家。」
溫梨兒回握住太皇太後的手,一臉認真的搖頭。
「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武王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肩負家國大任,自是要比旁人承受更多的苦,經歷更多的事。前半生所經歷的種種,便是擔起大任前的磨難。」
「他磨鍊出了一身的膽識和武藝,也在艱難困頓中保留了最純粹直率的性情,那是順隆先皇和譽王身上所沒有的。」
「如若武王在太皇太後的羽翼下長大,說不定就長不出自己自由翺翔的翅膀。」
「凡事都有雙面性,太皇太後,臣妾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沒法再改變。但是未來,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太皇太後隻要保重鳳體,便能有更長久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去彌補曾經的虧欠。」
太皇太後眼眶越發紅了。
她緊緊握住溫梨兒的手,不停點頭。
「梨兒說得對,哀家要保重身體,爭取活的更久些,這樣才能給我的孩子、孫子孫女們更多的彌補。」
溫梨兒鬆了一口氣:「嗯,就是這樣。所以太皇太後,要不我們把葯喝了吧……」
太皇太後一愣,接著輕笑出聲。
「好好好,就聽梨兒的,把葯端來,哀家要喝。」
一旁伺候的秀萍感激的看了溫梨兒一眼。
看來,這位皇貴妃娘娘,還是很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