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考
叮囑完鐵柱,見他走了,方銅手一揮。
「行,走,咱們進去!」
他們回到門房那,麻煩他進去通報一下,求見院長。
門房進去後,很快就折返回來:「走吧,我帶你們進去見院長。」
方銅見過不少買賣人,去府城,街上瞧著有錢的老爺少爺也不少,可這舉人老爺,可是第一次見,這可是真正讀書讀出了名堂的人。
他們被帶到一個院子,周圍隱隱能聽到不遠處傳來的讀書聲,擡頭張望卻不在這裡。
這個院子裡倒是安靜,院子當中有一棵老樹,四周都是屋子。
門房將他們直接帶到正房門口,大門開著,一邁進去就能看到一位看起來五十多歲的老先生。
「這就是我們鄭院長。」
院長在裡邊坐著,朝眾人都點了下頭,門房走了。
方銅將秦彥的輪椅擡了一下,推進去。
鄭院長將幾人看了一圈,有些意外的看向輪椅上的秦彥。
不管怎麼看,這幾人裡,來求學的應該就是這個少年了。
「鄭院長,我們是木山村來的,這是我兒子秦彥,這孩子以前讀過書,如今想給他送個好書院,就找到了咱們松鶴,您看看……」
「不急,」鄭院長看起來面容很慈愛,指著旁邊的椅子讓他們坐,「這孩子的腿……」
方銅趕緊解釋:「是這樣的,我兒子腿傷了,郎中說治療怕是困難,我們知道這樣不能參加科舉,但就是想讓這孩子讀書,主要是孩子也喜歡,還希望院長和書院不要嫌棄。」
他想想又補充道:「如果書院有什麼難處,我們家可以比旁人多交束修!」
鄭院長若有所思,眉頭微蹙,轉頭看向秦彥:「那先說說,你都讀過什麼書。」
「我爹也是讀書人,除了給我啟蒙的書,還有四書五經……」
鄭院長點點頭,突然開口:「『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怎麼說?」
秦彥隻是微微一愣,便對答如流:「出自《易經·兌卦》,意思是要能先安撫百姓,再以自身作為表率勞動,百姓就不會認為這是一種辛苦。在面對苦難危險的時候,如果也能身先士卒,那百姓也會願意豁出性命。」
鄭院長沒有說他答的好或不好,而是繼續問:「用你讀書看過的,說說你對為人之道怎麼看?」
秦彥這次幾乎沒有思考,他背過的書已經快翻爛了,自然有很多自己的見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物格爾後知至……心正爾後身修,身修爾後齊家……」
方南枝站在一旁獃獃的看著她哥,雖然被他教寫字這麼久,但她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他。
隨著一問一答,鄭院長的眼中漸漸浮現欣賞之色。
他指了指桌子,擺好筆墨紙硯。
「來,從你讀過的書裡,自己選題,寫一些自己的見解,不必多。」
方銅緊張的看著他,倒不是對他的學問沒信心,是純粹的緊張,裡邊摻雜著一點激動。
秦彥坐在輪椅上,為自己磨墨,一邊磨一邊思考如何行文。
等到提筆,一揮而就。
「求知而學,學而思辯,事有其論,百辯成通……」
他一邊寫,鄭院長已經隨著他的筆跡向下看,越看神色越專註,心中越驚訝。
他沒有將給自己的命題寫出,卻一落筆就讓人知道他在寫什麼,行文絕不是這麼大的孩子該有的。
他寫「人是因為求知才會學習,然後會思考,會辯論……」,還寫「每件事都有每件事的結論,隻有人與人之間對一件事一個結論不停的進行思辨,這件事才會被思考通透……」
這孩子看起來沉穩,落筆用詞卻精準大氣,明明隻是一紙「論學」,卻讓人看得心潮澎湃。
百辯成通,好一個百辯成通!
從一個少年的文字裡,他竟然想起當年求學之路,他年少時的同窗,大家一起求學若渴,參加科舉的那段日子。
他們會因為一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也會因有人寫出一篇好文章而拍案叫絕……
秦彥停筆許久,鄭院長才猛然回神。
他拿起桌上這幾張紙,忍不住又從頭看了一遍。
不但讀過書,而且有自己的想法,眼觀這孩子說話神色,都不像是個死讀書的,說不定是個難得的好苗子。
「好!秦彥,我們書院收了。」
秦彥微微閉眼,緩緩吐出一口氣。
方銅他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方南枝更是高興得搖晃她哥的手:「太好了!」
鄭院長放下手中的幾張紙,也露出笑容:「至於束修,按照書院的規矩來,我不是迂腐之人,讀書不止科舉一條路,隻是百姓們都疲於生計,否則其實應當人人有書讀。」
秦彥之前也不了解這位鄭舉人鄭院長,如今聽他這麼說,對這書院的感覺立刻不同起來——能說出這樣的話,這位院長的想法他是贊同的。
方銅聽到,卻是眼神一閃,思忖片刻,才小心翼翼的開口。
「那鄭院長,可能也是我冒昧,但是我想問問,咱們書院……收不收女學生?」
他說著,把站在身前的閨女往前一推:「這是我女兒,方南枝,這丫頭可聰明了,也跟她哥學了不少字!」
他早就想過讓枝枝讀書,畢竟家裡兩個孩子,要是都能讀書那是最好,他一樣也不需要閨女去考科舉。
可這書讀了有用,也算是學了個本事,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本事,要不就她哥一個人在書院讀書,他閨女天天在村裡跟別的孩子野……
反正他覺著不該是這麼個事兒。
鄭院長這個是真意外,看向女主,這小姑娘看起來也就五六歲。
秦彥也立刻會意,實話實說:「院長,我妹妹的字是我教的,她讀書說不上過目不忘,但稍微看個幾遍就能記誦下來,確實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鄭院長這就更驚訝了,伸手朝著方南枝招了招:「近前來。」
小丫頭回頭看了眼爹和哥哥,見他們都點頭,大大方方的走到鄭院長面前:「院長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