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炮灰父女入贅後,全家後悔了

第573章 法子

  

  秦家在大王村有二十畝麥田,小王村三十畝。

  說起來,這五十畝地,還是三年前買的。當初蘇晴雅送來的是清一色的水田。

  但新麥種產量高,不多種些可惜了。

  方銅才特意買的地。

  放在大王村和小王村,還能讓二娃和成小虎一併管著。

  馬車在村口停下,先注意到的是二娃媳婦——胡金蘭。

  「銅哥!」她招呼一聲,剛好馬車車簾掀開,露出裡面的人:「嫂子,枝枝,你們也來了?」

  方銅隨意一點頭:「弟妹,二娃呢?」

  「在麥田呢,說是今年麥苗長得不對勁,還想找你問問吶。」胡金蘭指了一片半山坡。

  方銅心就一沉,沒多說,趕著馬車繼續往前。

  等到了地裡,陸捕頭從車轅上跳下來,學著方銅的樣子,拔了兩株麥苗。

  「你是說這些黃斑?往年沒有?」

  陸捕頭可沒種過地,看不出分別來。

  方銅神色嚴肅點點頭,他看出來了,這邊情況比木山村還嚴重些,黃斑更大。

  陸捕頭出來混這麼多年,也不是沒腦子,繞著麥田走了一圈,看過情況。

  還跑去請教田間的農人,問了些情況。

  然後他就決定帶方銅見林大人了。

  臨走前,方銅和閨女在角落嘀嘀咕咕會兒,錢鳳萍給倆人放風。

  首先確認了,系統能買到那什麼殺菌劑。

  但不好直接拿出來,拿出來沒法和人解釋。

  方銅就明白了。

  隨著他也讀書,懂得更多,有些他們世界不存在的東西,冒然拿出來,不僅暴露他閨女兒子,且會對這個世界造成些影響。

  這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誰也不知道。

  比如新麥種,從好的一方面來說,糧食增產,天下人少一些被餓死。但從發展角度看,是不是少了些人們研究琢磨種子改進的過程?直接拿到了結果?

  目前看,是好處大於壞處,長遠看,就是方南枝也不敢評說。

  所以他們必須慎重。

  如果方銅找個借口,說這殺菌劑是什麼西域或者更遙遠地方買的,朝廷會不會為了它花費人力物力去尋那個地方?

  事關農事,朝廷一定會重視的。

  可他要是不拿出來,剩下的兩個法子,用處又不大。

  今年的麥子就完了,自家地多,還種了水稻。但糧食減產,放在一個普通農家,就可能要餓死人的。

  方銅就這麼糾結著,跟著陸捕頭走了。

  錢鳳萍母女留下了,不管府衙那邊怎麼決定,先給自家小麥治理下。

  錢鳳萍刻意安排,讓成小虎帶人找雜草啥的,去燒,弄草木灰。

  自個和閨女守在井邊,往上提水。

  拽上來一桶,就讓枝枝悄悄兌什麼殺菌劑進去。

  二娃去找了老嶽丈,胡老爹一趟。

  胡老爹對找個女婿百分百信任,和二娃一起找了大王村小王村的村長。

  倆村長和二娃也挺熟的,平時關係還行。

  畢竟二娃在倆村擁有大片土地,村長平日還是讓他三分的。

  有胡老爹作保,加上二娃他們已經在自家麥田忙活了,倆村長還是各自動員村民了。

  多數村民信了。

  今年的麥子確實不正常,尤其家裡有老人的,都經過事。

  跟著一起弄草木灰,還有去打水的。

  兩個村,共有五口井,還有一條小溪,因此不缺水。

  就是苦了方南枝,她分身乏術啊,總不能直接往井水溪水裡投殺菌劑吧?

  平日裡,大夥還要喝水的。

  再喝出毛病咋辦?

  她和娘吭哧吭哧提了半天水,最後決定換個策略。

  倆人直接去麥田周圍晃悠。

  錢鳳萍和地裡的人打招呼,寒暄,方南枝就趁機往人家水裡加東西。

  這麼搞,大王村的麥田,母女倆都走了一遍。

  錢鳳萍嘴皮子磨破了,方南枝也挺累。

  可小王村還沒去呢。

  母女倆找了陰涼地坐著歇息:「枝枝啊,這樣不行,我記得殺菌劑,一天要噴個五六次嗎?」

  方南枝愁眉苦臉點頭。

  突然,她一拍腦門,哎呀,她怎麼犯蠢了。

  「娘,我有法子了!」

  「啊?」

  錢鳳萍一愣。

  倆人找了二娃,讓二娃套了牛車,去府城。

  自家馬車被爹用了。

  方銅已經見過林大人了,他還是隻提了草木灰,和大蒜汁兩種法子。

  至於殺蟲劑,他還是決定另外想法子摻進去。

  林大人是府尹,也沒少關心農事,當即親自去證實。

  他去的是淮安府官田,還帶了不少官員。

  等證實後,他立刻給各縣下了文書,徹查小麥黃疸病,並將方銅的兩條法子寫了上去。

  他這麼信方銅,一是知道,新麥種就是他種出來的。二是給少將軍面子。

  新麥種的事,府城知道的人不多,隻在縣城那裡瘋傳。

  但林大人是府尹,治下的事哪有能瞞過他的?

  等方銅回家,外頭已經宵禁了。

  要不是有陸捕頭護送,他非得被抓起來。

  「多謝陸哥送我一程。」

  「不必,是林大人親自吩咐的,我隻是聽令辦事而已。」陸捕頭其實有些不解的。

  林大人好像很看重方銅啊?

  方銅也不明白,堂堂府尹對他一個平民百姓太好了吧?

  他不知道,這段時間,有幾股不明勢力悄悄進了淮安府。

  要針對方銅一家。

  已經有人兩次出手,想抓方南枝或者方銅的,都被林大人悄無聲息擋下了。

  林大人多少猜出來了,這些人似乎為了針對少將軍。

  他不想在京城各方勢力站隊,但更不能讓少將軍的親眷在眼皮子底下出事。

  回頭少將軍得勝歸來,追究起來,他怎麼交代?

  關於少將軍能否打勝仗,林大人以前懷疑過。

  但現在有七八成信任了,因為蒙毅將軍,被少將軍救出來了。

  這事在京城引起轟動,皇帝大喜。

  在早朝上大肆誇獎少將軍,但也有人提議追究蒙將軍作戰失利責任的。

  這事還沒定論。

  蒙將軍不知道會怎樣,少將軍崛起卻是能看著的!

  他何必得罪這樣的人物?

  其實林大人覺得,少將軍在城門口露面,就是故意的。

  引著他查到了秦家。

  既然他知道了,還能不保護嗎?

  真是心機深沉之輩。

  且,通過這段時間派人暗中護著,他的人還察覺了別的。

  另外有武功高深的暗衛,在保護方家人。

  隻是他們輕易不露面。

  尤其在他的人冒頭後,那些暗衛更隱蔽了,隻偶爾做點收尾工作。

  林大人倒是很想細查,護著秦家的人是誰,但又怕掉進另一個坑裡。

  他隻能收了好奇心,當個盡職盡責的縣令,嚴查進出城的人。

  讓某些心懷不軌的人進不來。

  正因為雙重保護,方銅一家人過的幸福簡單,毫無察覺。

  方銅一進家門,見院裡擺了二十幾個大缸,滿滿當當的。

  他目瞪口呆,再往二進院走,二娃忙著打水,成小虎抱著個杵子,正在「哐哐哐」碾藥材,錢鳳萍則把各種葯按比例包好,放在大鍋裡煮。

  方南枝負責生火,抽空偷摸往鍋裡加殺菌劑。

  系統出品的殺菌劑,是濃縮的,藥物噴灑比例是1:1000。

  且她問過系統,混入些中藥什麼,不影響藥性。

  她現在鍋裡熬煮,屬於稀釋第一回,等回頭各家使用,再往水裡添,等稀釋第二回。

  再噴灑在小麥上就差不多了。

  「這,幹啥呢?」方銅獃獃的問。

  「枝枝說,怕草木灰水不管用,中醫有個方子,能殺菌殺蟲,她熬藥,到時候也往地裡噴點,試試,萬一也有點用。」二娃將熬好的一鍋葯,盛進大缸裡,又提了兩桶水倒鍋裡。

  一趟活下來,給他累夠嗆。

  方銅和閨女對視一眼,一下就懂了。

  這法子好啊。

  「咳咳,我來幫忙。」他擼起袖子就去幹,還問:「這都啥藥材啊?」

  意思是,不會讓人從藥材上查出什麼吧?

  「爹,我用了苦楝皮、浮萍等等,都是殺蟲驅蚊的。」方南枝沖他眨眨眼。

  這葯一般用來做香囊啥的,夏天用。

  熬成藥汁,往地裡噴灑多少也有些用吧?

  當然,主要是其中的殺菌劑。

  反正方銅很高興,明天他再去找林大人,就說閨女自製的葯汁,防蟲的,不知道效果。

  但好歹試試唄,以前也沒人治理過。

  到時候草木灰和葯汁輪換著噴,要真有用,他們也不知道是哪個起的作用。

  暴露的可能性更小。

  不過,這麼一來,隻有一個問題。

  就是這葯汁,得自家捐獻才行。

  幹活累是一方面,藥草也要錢啊。這可是要供應全府城的葯汁啊。

  「咳咳,爹,我藥草都反覆用兩次的。」似乎看出爹的想法,小丫頭湊在他耳邊說。

  方銅卻咬咬牙:「也別太省,萬一有人查這葯呢,該花花,咱家不是剛得了五個大金錠嗎?」

  應該夠買葯了。

  不用動自家老本。

  方南枝心疼的捂住兇口:「爹,你好奸詐。」

  五個金錠子,她拿的最多,相當於現在她出的也最多啊。

  方銅憨笑:「別亂想,爹不是那樣人。」

  哼哼,誰讓閨女不給他分錢的。

  方南枝扭頭不理他,不是才怪。

  五個人忙活到後半夜,實在撐不住了才睡。

  天亮又繼續幹。

  方銅一早去了府衙,和林大人稟告了聲,順便打探下,整個淮安府種冬小麥,發現黃疸病的,大概有多少。

  這要不是看在少將軍面上,看在他要為府城捐葯汁份上,林大人真不會告訴他。

  這可涉及一個府城的人口。

  是普通老百姓該知道的嗎?

  方銅哪懂這些彎彎繞繞,知道大概的數後,狠狠鬆了口氣,比他閨女算的少多了。

  也是去年收成不錯,不少人家沒種冬小麥,怕費了地力。

  他回家和閨女一說。

  方南枝算了算,他們幹三天就差不多,進獻百口大缸的葯汁,給每家發一個竹筒就好。

  「行,爹幫你,等忙完,咱一道回村看看。」

  雖然他給村裡送口信,說了治理黃疸病法子,但還想去親自看看。

  木山村才是他們一家的根。

  當天下午,陸捕頭就開始帶人來搬運葯汁了。

  看著大缸,陸捕頭直皺眉:「不是按竹筒發嗎?」

  「嘿嘿,這不是一時買不到那麼多竹筒嗎?勞煩你們發的時候,再分一次。」方銅憨笑。

  陸捕頭信他才有鬼,明顯是捨不得花錢買。

  接連三天,不僅秦家人,二娃他們忙的團團轉,府衙的一眾衙役也累瘦一圈。

  誰懂啊,他們得帶竹筒,來秦家一罐罐分好,再用牛車分給各縣。

  竹筒當然是縣衙出的錢,但這活也繁瑣啊。

  主要是大缸實在難運,太重,放牛車上,就不能拉人了,牛拉不動。

  大缸還容易摔嘍。

  終於,所有葯汁都運走。

  方銅給閨女請假,帶他們回村了。

  淮安府上下都已經動起來了,縣令召集裡正們開會,提到小麥黃疸病的事,嚴格要求治理。

  草木灰水,和葯汁,一天噴五次,要連續半個月。

  哦對,噴灑要注意量,別一次性倒太多水,反而給小麥淹死了。

  木山村乾的最早,誰讓他們最快發現。

  一開始是方銅託人傳信,說的法子。呂大棍兩口子根本不聽。

  天天蹲地頭,攏著袖子看大夥忙碌,說他們白費功夫,瞎折騰,小麥看著綠油油,挺好的。

  後來縣裡發公告了。

  老村長一聽這什麼病傳染,也就是全村防治,呂家不管,也會威脅大傢夥的小麥。

  就跟裡正反映了下,治下有個不肯配合的村民。

  裡正帶了倆衙役來跟呂大棍嘮的,不到半刻鐘,兩口子就去地裡忙活了。

  裡正說了,不配合的,就是心懷不軌,害全縣百姓,衙役直接抓走。

  兩口子哪敢作妖啊?其實要有人早告訴他們,縣令讓整,他們直接就聽話了。

  根本用不著威脅。

  對此,老村長哼哼,真當他這村長沒排面?縣裡出公告還得屁顛屁顛告訴你?

  不好好整治下呂家,真以為他吃素的?

  裡正也把兩口子當典型,去各村講話時候,就拿他們做反面例子,說一說。

  一時間,十裡八鄉都知道木山村呂家。

  呂大棍親家,深覺得丟人,於是上門把自個閨女接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