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剋星
事情一出,王府上下都亂了。
太醫隻能幫蘇晴雅止皿,但孩子已經沒了。
「可惜了,是個男娃。」
太醫一句話,讓王妃紅了眼睛:「我的孫子呦,等耀兒回來,我可怎麼交代啊。」
事情已經無法挽回,接下來就是查。
世子妃是聽了大夫建議,日日差不多那個時辰去花園活動。
伺候她的嬤嬤,每日都要檢查花園有沒有尖銳石子,或者地上有沒有油,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那日也照常查了。
而外室子入府後,被賜名清如意,世子妃把人安排在大廚房忙活,主要是生火打雜的。
而在王妃關照下,他在大廚房其實什麼也不用做,還有夫子悄悄教他認字。
他怎麼會突然去花園呢?
清如意的說法,是想去給王妃請安,去王妃的梧桐苑,要穿過花園。
可他之所以撞王妃,不是故意的,是腳下一滑。
可花園被人檢查過,他怎麼會平白滑倒?
然後王妃派人搜清如意的屋子,就搜到了書信。
清如意是進王府了,但他親娘沒有,他娘是不被王府承認的。
母子倆一直悄悄有書信來往,而清如意親娘書信裡,幾次都再說,讓他好好表現,得世子的喜歡,另外不能讓世子妃生兒子,有了嫡子,你爹就不疼你了雲雲。
事情到了這裡,就不用多說了。
王妃氣的發抖:「毒婦!給我把人抓來,敢害我孫子,我要她的命!」
而蘇晴雅醒了,第一件事就讓下人收拾東西,她要回娘家。
她虛弱被人扶起來,王妃和寧王匆匆趕來。
「晴雅……」王妃才張口。
蘇晴雅虛弱行禮:「母妃,晴雅自認沒做錯什麼,世子養外室,我雖氣憤,但還是接受了,讓清如意變成奴籍,不過是出口氣而已,並沒有真把他當奴才看。」
「可我換來什麼?一個外室子,敢害我懷的嫡子,是誰給他的膽子?」
「母妃,我想回伯府了,我待在王府,閉上眼睜開眼,彷彿能看到一個小嬰孩,哭喊著叫我娘親,還要抱抱。」
蘇晴雅說著已經是淚流滿面,情緒激動下,居然暈過去了。
太醫又被請來:「世子妃情緒起伏過大,需要靜養,不然會傷了身子底子,近來不能動怒。」
事情鬧這麼大,伯府已經知道了。
萬夫人到底還是來接女兒了,顧忌太醫的話,寧王同意放人。
王妃也難得低聲下氣了幾分,把兒媳送走,還讓人帶了三馬車的補品。
萬夫人心裡滿意,面上還得保持憤怒。
隨著蘇晴雅回娘家,王府外室子受親娘慫恿,害世子妃流產的事徹底傳開。
京城百姓唏噓不已。
「果然當外室的女人,沒一個好東西。」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外室不過上不得檯面的玩意,還敢算計世子妃的子嗣?」
「唉,都說世子對世子妃一往情深,現在看來,不過如此,自古男子薄情寡義,受傷的總是女子。」
「小娘子,你這話就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了!」
「哼,和那負心漢一船,你們能是什麼好人?」
宮裡,皇帝也聽說了,第一時間去了慈寧宮。
果然,太後氣的不輕。
「哀家看寧王是越活越回去了,耀兒出去公幹,他們兩口子,還孫子也抱不住,能讓居心叵測的賤人算計了!」
「母後,人心險惡,誰也想不到……」皇帝趕緊安慰。
「什麼想不到,寧王就是疏忽大意,他從小就如此,哀家看他自幼就比不上皇帝,現在更甚!」太後握著皇帝的手,面上有無奈有怒其不爭。
皇帝低眸,斂去複雜的神色。
「母後,言過了,生氣已然無用,倒是母後不如有空,安撫下世子妃。」
太後蹙眉:「蘇氏也是個上不太了檯面的,都掌家了,前後都簇擁著下人,還能讓一個孩子衝撞了。」
皇帝沒說話,最後等太後氣消了,還是下旨,派人給伯府送了些東西。
到底是王府沒照顧好人。
皇帝陪著太後用膳後,才離開。
他一走,太後面上表情收斂,陰沉的不像活人。
「你是說,曾有高僧說過,如意那孩子是妖孽,克蘇氏?」
一個老嬤嬤恭恭敬敬跪下:「是,可當時王妃,世子妃都沒信,把人趕出去了,結果沒兩天世子妃就……」
太後沉了臉:「派人去找那高僧。」
她在宮裡多年,見過各種手段,倒不是信了和尚的話,總覺得這裡有事。
太後懷疑,和尚背後有人,那人才是害了蘇晴雅流產的真兇。
真兇還上門挑撥了蘇氏和蘇如意的關係。
她倒是真沒懷疑,和尚與蘇晴雅有關係了,畢竟她孩子真沒了。
可太後派人找人,隻找到高僧的屍體!
高僧在一座破廟自盡了,留下遺言。
算出天降災星,遭了天劫,壽命無多,可惜無人相信,災星不除,禍事連連啊。
這下,太後也遲疑起來,叫來寧王夫妻進宮。
而寧王夫妻剛把兒子外室處理了,嗯,直接杖斃,皿流了一地,當著清如意的面乾的。
清如意是有王府皿脈,他們捨不得動手,震懾還是需要的。
太後得知後,隻是蹙眉,沒多在意,提醒寧王要不要先把清如意送出京。
「兒臣覺得,還是背後有人要針對寧王府,此時送如意離開,隻怕正如了他的意。」
寧王想慢慢查。
太後也勸不住,乾脆放任。
可一天後,王府發生了大爆炸。
「嘭」的一聲,附近三條街的人都聽到了。
方南枝手裡書都嚇掉了,出來看。
暗梅抱著她,上了屋頂,從屋頂遠遠望去,就見有一處在冒煙。
「那好像是寧王府的位置?」
方南枝踮著腳看,興緻勃勃:「是不是壞事做多了,真的遭雷劈啊?」
暗梅無言。
很快有下人打探回來。
「小姐,京兆府的人也趕過去,說是擔心王爺安危,要進王府保護,王府的護衛不讓,雙方動手了。」
「最後寧王出來訓斥護衛,讓京兆府的人進去了。」
方南枝幸災樂禍。
「和京兆府的人動手?寧王府的人膽子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