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買銀簪
店家瞧著,他們也不像是特別富裕的人家,包金的一般賣的都是充門面,正經的金首飾一般人家買了也戴不出去。
「夫人說得對,二位可以看看店裡的銀簪。」
他轉身,從身後的架子上拿下一個盒子,打開放到他們面前。
錢鳳萍一看,眼睛就是一亮。
這是個荷葉簪子,但這荷葉跟有些簪子的扁平不一樣,這荷葉邊起伏跟真的一樣,是立起來的。
荷葉中間還有一塊白色玉石,漂亮得很。
「二位別看這荷葉簡單,做出來可不容易,做這位簪子的師傅專門做銀器,最擅長將花鳥草木做得栩栩如生,平日裡都做大件,這簪子是他隨手做的,若是喜歡,純當今日撿個漏。」
他這樣說,就讓人很心動了,方銅看了眼錢鳳萍,一眼就知道她喜歡。
「店家不妨說說,這得多少銀子?」
「不瞞二位,這簪子平日裡要價是一千二百文,最低給到過一千,我沒賣,若是不信,我這店是城裡老店,可以去打聽,今日我覺得二位有緣,就一千,如何?」
方銅笑了:「店家的話我信,隻是我今日是第一次來店裡,對這些屬實不了解。」
他伸出手:「八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他砍價的時候,還真有點擔心店家不樂意。
方南枝扒在櫃檯上,趕緊開口:「伯伯,你就賣給我爹吧,我爹這麼大年紀好容易攢點錢,等我長大了,我也會來買你的簪子的!」
店家一下子被逗笑了。
方銅無語了:閨女,你爹倒也不至於一把年紀,知道你是好心幫爹砍價,下次可以些許委婉一些。
最後九百文,錢鳳萍往頭上戴的時候,還有些不好意思。
「早知道,今日出門我該好好盤下頭髮。」
方銅美滋滋的看她簪:「沒事,你怎麼簪都好看,這簪子是你的了,以後每天你想怎麼盤怎麼盤。」
他見錢鳳萍擡著手不好弄,自告奮勇:「來,我幫你!」
沒羞沒臊!
錢鳳萍紅著臉,到底還是讓他幫著簪上了。
弄好,才想起來孩子們都在呢,錢鳳萍有些不好意思,趕緊先從鋪子出去了,方南枝笑嘻嘻的跟上。
最後一樣,就差買肉了,幾人盯著肉攤上的肉轉了一圈,最後選中了一家。
「喲,是你!還記得我不!」
方銅一擡頭,攤主是年輕小夥,他一愣。
「你還記得你說要給我說媳婦兒的事兒不?就那個你表姐家的閨女!」
方銅尷尬了,他想起來了,之前那次來講價的時候,他把這小夥子一頓誇,還說要給他說親!
還表姐家的閨女,這小子記性倒不差!
錢鳳萍站過來,趕緊開口幫他找補:「表姐的閨女怕是不行了,不過我這還有個人選,是村長家的小閨女,跟你年齡倒也合適。」
方銅正在心裡感激她圓場,一尋思好像還真有這麼個人,不就是陳氏的小姑子嘛。
小夥子一下子激動了:「真的?!」
錢鳳萍笑眯眯的,溫柔的樣子怎麼也不像是那種愛騙人的面相。
「你跟我說說那你家裡啥情況?」
這小夥子也實誠,開口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家裡的事兒全給交代了,連天冷了村裡的大黃狗在他家過冬的事兒都沒放過。
「行,那等過了這個年,你到木山村來找我們……」
她讓小夥子記下她和方銅的名字。
小夥子可給高興壞了,越發覺得他們不是騙子!
「我爹之前還說我上當了呢!我看你這麼久沒帶人來我的攤子,也覺得沒啥希望了,要不就是給我忘了,哈哈,這下好了,我回去得告訴我爹!」
方銅覺得這孩子實誠過頭了,對於之前隨口糊弄的事情他還真有點抱歉,摸摸鼻子,讓小夥子給他切肉切排骨。
方南枝對他們的事兒不好奇,她跟方銀兩個在琢磨別的。
「爹,我跟二伯想吃羊肉!」
方銅剛買了好些豬肉,再買羊肉,就有些捨不得了。
他清清嗓子:「咳,都是肉,下鍋一煮都一個味兒!沒看我買了這麼多豬肉?回去可勁兒吃!」
可方南枝已經不是以前的方南枝了,她年齡小的時候她爹尚且不能唬住她,何況是現在?
她沒吃過羊肉,還沒讀過書嘛!
小丫頭小嘴一撅,就去歪纏錢鳳萍了。
「嬸嬸!我想吃羊肉,隻要一點就好!我想嘗嘗是什麼味道嘛!」
錢鳳萍看了眼錢袋子裡的銀子,倒是沒有多捨不得:「過年嘛,孩子想吃就買點!」
她讓小夥子切了,轉頭小聲問方銅。
「說起來,你方才沒動錢袋子裡的銀子,買簪子的銀錢是你自己的?」
方銅有點不好意思,壓低聲音:「我平日裡攢的,就是那些我進城送貨,你給我在城裡吃飯的錢啥的……」
錢鳳萍也沒想到,他竟然這麼有心,忍不住又伸手摸了摸頭上的簪子。
一轉頭,見兒子閨女都瞧著他們,這下又鬧了個大紅臉。
東西買完了,一家人都走去聚香樓,方銀把牛車停在人家後院了,因為順便打算逛完街在這兒吃個飯再回去。
樓裡的小二看見他,趕緊把人攔住了:「方老闆,就等您呢,掌櫃的找你,快快,急事兒!」
方銅這手裡東西都還沒放下呢,忙不疊的都塞進牛車:「等會兒,你先說說是個啥事?」
說話這會兒工夫,掌櫃的也急匆匆過來了。
「回來的正好!來來方兄弟,有事找,買賣的事兒!」
他最後幾個字壓低了聲音,還特意使了個眼色,方銅懂了:「行,那我家裡人一起進去沒事吧?」
一家人當然沒事,掌櫃的也知道他們家的買賣都是全家一起做,趕緊都一起帶上去了。
到了樓上,方銅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急。
聚香樓的東家來了!
他們被帶到一個比較偏的包間,掌櫃的還一直在說話:「東家聽說你今日是帶了家裡人要吃飯,特意吩咐記在東家賬上,幾位聊完正事兒一起吃了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