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那貪慕虛榮的小姑姑36
以前還能往家裡寄一些錢,如今回來不就掙不到錢了嗎?
向婆子想到這裡一點都不高興。
不過看著阿枝雙眸亮晶晶,正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
本來想要說點不好聽的話,不過看著阿枝如此喜歡。
向婆子有些無奈寵溺的點頭。
「好看,你三哥送的就是好看,你還真是好哄,銀簪絨花就把你給收買了,沒出息。」
阿枝捧著盒子沒有說話,向婆子的臉色已經緩和了許多。
隻見她看向不遠處的向有壽說道,「你還知道回來,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這次回來準備待多久?」
不同於向有福的老實巴交,以及向有祿的戀愛腦,向有壽更像是急於表現的孩子。
他一直以來都想得到父母的認同,
因為知道家裡窮,他瞅準機會出去掙錢,想要為父母減輕一些負擔。
這兩年寄回來零零碎碎有十來兩銀子,這就是他對父母的孝心。
向有壽走向門口扶進來一位女子,眼前的女子眉眼清秀氣質溫和。
隻見她朝著向婆子福了福身聲音溫柔。
「兒媳見過母親。」
「你不用稱呼娘為母親,隻要跟著我一起稱呼一聲娘就行了,我們鄉下沒有那麼多的人講究。」
有了向有壽的提醒,女子點點頭乖順喊道,「娘。」
眼前的女子就是劇情裡的李婉怡,向有壽在外面娶的妻子,母親早逝,父親三個月前去世。
為了安頓好自己的女兒,看上聰明肯乾的向有壽,已經幫著在外面給二人舉辦了婚事。
本來李父還想讓向有壽入贅,向有壽說什麼都不願意。
他還準備多掙些錢回老家孝順父母。
李婉怡對向有壽癡心一片,李父不得不同意女兒嫁給向有壽,還把全部身家作為女兒的傍身之物。
劇情裡面向有壽不知道李婉怡有錢,哪怕知道她有錢也不會惦記。
李婉怡則沒有主動說出自己有多少錢財。
二人回到向家,還被向婆子認為是打秋風,要跟著自己白吃白喝。
實際上夫妻二人私底下有商量,要等安頓好就為向家老兩口重新修新房子。
隻是誰能想到向婆子不喜歡李婉怡。
處處給她找麻煩使絆子,害得李婉怡洗衣服的時候摔倒了,導緻腹中孩子不足月出生。
她本就是個柔軟的性子,哪怕向婆子欺負她,還是忍著沒有告訴向有壽,不願意讓自己的丈夫為難。
一直到羸弱的女兒出生,那哭聲簡直就跟貓一樣。
向有壽聽見向婆子的罵聲,才知道自己的妻子過得猶如丫鬟。
跟劇情裡面的一樣,向婆子看見李婉怡就上下打量,還上前拉著李婉怡的手摩挲兩下。
「嘖嘖嘖,瞧瞧這手真是嬌嫩,哪裡像是會做家務的人?」
一旁的向有壽剛想上前說些什麼,沒想到向婆子一巴掌甩在他的臉上。
旁邊的阿周和向青苔都愣住了,阿枝沒有阻攔向婆子的動作。
向有壽確實有些行為欠妥當,哪怕是在外面有了心儀的女子,確實該提前告知家中父母一聲。
他莫名其妙在外面娶妻回來,誰家攤上這樣的事情都會不高興。
向有壽捂著臉眼底滿是傷心。
「娘?」
向婆子送來李婉怡冷聲道,「你還知道我是你娘?原來你是從老娘肚皮裡面鑽出來的,我還以為你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你現在翅膀硬了,我已經管不了你了,你在外面娶了妻子過日子,根本沒準備知會我一聲。」
「如今幹嘛還要喊我一聲娘?你不如就叫我一聲嬸子,跟村子裡面尋常婦人沒區別。」
這下向有壽清楚向婆子是真的生氣了。
他頂著紅巴掌印忙朝著向婆子解釋起來。
「娘真的是誤會了,我並非是有意瞞著您,實在是沒來得及,婉婉母親去世的早,三個月前嶽父生病快要不行了,臨死前將婉婉託付於我。」
「婉婉家中事情繁雜,我為了幫婉婉處理事情,這才耽擱告訴您,我並非是有意。」
剛才向有壽還覺得自己很是委屈,莫名其妙的挨了一巴掌,他感覺向婆子心裡根本沒有自己。
如今向婆子生氣的質問,瞬間向有壽就發現自己的行為不妥。
李婉怡站在旁邊攥緊手帕有些不知所措,完全沒想到向婆子對向有壽說打就打,還是那樣的用力。
阿枝上前主動扶住了李婉怡。
「三嫂嫂是不是累了?不如你陪著我在旁邊去坐一坐。」
本來向婆子很是不喜歡李婉怡,認為對方嬌滴滴的,一看就是不會做事情的主。
這樣的兒媳婦娶回來當祖宗供著嗎?
不過看著阿中主動與李婉怡親近,哪怕向婆子再不喜歡李婉怡,還是對她露出一抹僵硬的笑容。
「對,你跟著芸芸到旁邊去坐著,我有些事情要跟向有壽好好說一說。」
別以為向婆子是接受李婉怡了,實際上是不願意家務事讓外人看熱鬧。
她還是把李婉怡當成一個外人。
本來李婉怡還非常緊張,如今被阿枝扶著坐下還心安了一些。
當看清楚自己小姑子的長相,李婉怡的眼底閃過驚訝之色。
對方居然長的如此精緻漂亮,膚如凝脂,眉眼如畫,真是比李婉怡以前見過的所有女子都要美。
這樣的長相怎會出現在身邊?
李婉怡回過神來如大夢初醒一般,阿枝卻對著她莞爾一笑。
「三嫂嫂是怎麼了?是不是第一回家有些不好意思?你要是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現在就可以告訴我,到時候我去告訴娘。」
面對熱情的阿枝,李婉怡紅著臉輕輕搖頭。
「多謝妹妹,不用的。」
阿枝坐在李婉怡的身邊笑著說道,「那銀簪和絨花想必是三嫂嫂幫著挑選的,三哥可不是懂女子的人,那等精緻漂亮的首飾,唯有三嫂嫂才懂。」
隻見李婉怡輕輕點頭很是羞澀。
她是一個非常矜持的女子,可以看出未出嫁前定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隨著阿枝說的多了,李婉怡才漸漸放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