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沒臉見愛人
下人手腳麻利地將楊清風的行李拿進屋內,楊母則緊緊握著兒子的手,滿臉慈愛地走進堂屋。
堂屋裡冬梅早已安排幫廚的下人將飯菜一一擺好,就等著主子落坐。
「清風啊,你可多吃些肉。」楊母滿眼心疼,一邊說著,一邊往楊清風的碗裡夾了一大塊肉,「瞧你在外頭這些日子,都瘦成啥樣了。」
楊父在一旁微微皺眉,輕聲說道:「還說那些幹啥,孩子平平安安回來了就好。」說著,他不著痕迹地給了楊母一個眼神,示意她別再提這些讓孩子心裡不好受的話。
楊清風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一邊不緊不慢地吃著飯,一邊神色坦然地說道:「爹,娘,如今這世道,動蕩不安,想來想去,還是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隻能怪我生不逢時,沒能在這亂世中成就一番大事業。」說罷,他輕輕嘆了口氣。
秀英給楊清風倒了一碗湯,輕輕推到他面前,笑著說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幹啥呀,我這兒正愁著缺人手幫忙呢,你回來得可真是時候。不管這世道變成啥樣,有錢傍身總是好的,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姐,有些事情,你不明白。」楊清風微微搖頭,雖然面上神色坦然,可心底卻忍不住默默嘆了口氣。
他深知,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內部黨派紛爭不斷,貪污腐敗橫行,外部又有強敵環伺,邊疆戰事吃緊。如此局勢之下,朝廷的覆滅怕是早晚的事。
秀英神色認真地看著楊清風,緩緩說道:「等桃花的及笄禮一結束,你就去冀州走一趟。那裡經濟繁榮,一直以來在商貿上都舉足輕重。照理說,南陽此前遭遇災荒,如今災後經濟都已有所好轉,冀州沒道理差太多。
但是,冀州如今的市面情況很是不妙,許多商鋪都經營不下去,難以為繼。就說陳老爺吧,他在冀州開的兩家珠寶店,現在也僅僅隻能勉強維持生計,你去那邊仔細瞧瞧,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正低頭吃飯的楊清手中的筷子不禁微微一頓,隨即緩緩擡起頭來,他微微皺眉說道:「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冀州那可是羅靜暗嶽父柳國忠的地盤,一直以來柳國忠在當地權勢頗大。如今冀州出現這麼多商鋪經營不善的狀況,其中說不定大有貓膩。」
楊母滿含關切地注視著楊清風,輕聲說道:「兒啊,你這好不容易回來了,娘尋思著,要不找個好日子,把你和花花的事兒給定下來。你瞧瞧,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是時候成家立業,讓娘也能安心些。」
楊清風聽到這話,原本咀嚼飯菜的動作頓時一滯,神情略顯尷尬。他費力地將口中那口飯艱難地咽下,喉嚨裡像是被什麼哽住了一般,半晌才緩緩說道:「娘,還是等桃花及笄禮過了再說吧。」
想起出門前,自己信誓旦旦地向花花承諾,定要在外闖蕩出一番大事業,風風光光地去她家提親。可如今這般一無所成地回來,他滿心皆是愧疚與失落。
他覺得自己實在沒臉去見花花,就連路過孫大嫂家時,他都下意識地躲開,不敢去面對花花那可能飽含失望的眼神。
「夫人,孫大嫂來了。」冬梅的通報聲,如同平地驚雷,正在吃飯的楊清風頓時神色一緊。他來不及多想,急忙放下那還未吃完的碗筷,拔腿便往屋內跑去。
「姐,我實在太累了,先回房休息了。」楊清風一邊跑,一邊匆忙丟下這句話。
冬梅自然知曉花花和楊清風之間的事,平日裡孫大嫂和秀英關係也頗為不錯,所以沒多阻攔,直接將孫大嫂放了進來。也就在這時,孫大嫂一眼便瞧見了正著急往房裡躲的楊清風。
「清風,清風!」孫大嫂趕忙呼喊,可楊清風卻仿若未聞,腳步匆匆,眨眼間便消失在門後。
孫大嫂見楊清風那副慌慌張張的模樣,心裡頓時一緊,趕忙加快腳步走進堂屋。
「秀英,清風這是咋了呀?」孫大嫂滿臉疑惑,一進堂屋便急切地向秀英發問。
比起楊清風的仕途,孫大嫂更關心的是他的狀態。在她心裡,楊清風這孩子品性純良,踏實可靠,不管將來做不做官,要是能把女兒花花交給他,自己也就放心了。
秀英伸手給孫大嫂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輕輕拍了拍旁邊的椅子,說道:「來,先坐下,別管他。依我看啊,他估計是覺得自己沒混出個模樣,沒臉見花花呢。」
孫大嫂趕忙接過秀英遞來的茶,順勢在椅子上坐下。她輕輕抿了一口茶,眉頭微微皺起,說道:「清風這孩子,真是的。不管怎麼樣,人平平安安回來才是最重要的呀。這有啥大不了的,不行,我得去跟他好好嘮嘮,可不能讓他自己在那兒瞎想。多大點事兒啊,他能回來,花花知道了別提有多高興呢。」
秀英趕忙伸手,輕輕叫住了正要起身的孫大嫂,「先別著急去找他啦,等他緩幾天,他自己就能想明白的。他呀,剛回來,一路上舟車勞頓,心裡又積壓著事兒,這心情一時半會兒還沒調理過來呢。咱們給他點時間,讓他自己慢慢捋順。」
孫大嫂聽了秀英的話,緩緩點了點頭。她重新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一時間,堂屋裡安靜下來。
楊父和楊母瞧見孫大嫂坐下,便也在她身旁的空位緩緩坐了下來。
楊父輕輕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我啊,打從心底就盼著清風能回來。如今這世道,外面兵荒馬亂的,到處都不太平。還是咱們福田村好,雖說日子平淡些,可勝在安穩,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在一起,比啥都強。」
孫大嫂趕忙在一旁點頭迎合,臉上堆滿了笑容:「是啊,親家說得太對了!外面再怎麼繁華,都比不上咱們福田村踏實自在,這就是咱們的根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