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肖姑娘,這是怎麼回事呀?」婦人很是著急:「他可是男孩啊,會不會影響以後結婚生子?」
小孩肚子疼,原以為隻是肚子裡有蛔蟲,或者是腸胃不適什麼,怎麼也沒想到,會是孩子的那個地方往裡縮,眼看著就沒有了。
這可真正是嚇壞了。
「這是縮陽症。」春暖道:「肝經受寒,寒邪主凝滯,需要吃兩副花散去肝經經脈的寒邪,令一身之筋不再受陰寒之氣的影響。」
「好好好,開藥,咱吃藥,一定好好吃藥。」
身為男孩子,要是那玩意兒沒有了那可怎麼辦?
這一次,葯再貴她都不嫌棄,一定買來吃。
春暖提筆,開了藥方當歸、白芍、細辛、肉桂、茯苓、柴胡、香附……。
藥方寫好,春暖又重複看了一遍,嗯,共十一味藥材,錯不了。
「溫補腎陽、養皿活皿、溫經散寒、疏肝氣、肝氣調和,氣機暢達,宗筋才能在得到陽氣以後,變得舒展。內縮的現象,才會緩解。」春暖照例給病患家屬解釋一遍這些藥材的功效:「茯苓,健脾寧心。這一劑葯拿回來先用涼水浸泡一炷香的時間,然後小火熬開,一盞茶的功夫再大火熬一盞茶,一連熬三次,三次的葯合在一起吃,一日三次,一劑葯吃三天,吃完了再來找我,看情況我給他調理藥方。孩子還小,可以治。」
「多謝肖姑娘,多謝肖姑娘。」
婦人感激得語無倫次:「肖姑娘,你在我們村真好!」
一看到孩子說肚子疼,大家都說快去找肖姑娘。
沒想到還真能救命!
將孩子抱回去,家裡人就問是什麼情況。
婦人將情況一說,老太太連忙感謝菩薩。
「娘,救孩子的是肖姑娘您怎麼感謝菩薩了?」
「你別亂說話。」老太太瞪了兒媳一眼:「我感謝菩薩把肖姑娘送到我們村裡來,才讓小寶遇上大麻煩的時候有她救治啊。聽說肖姑娘不收診費,咱們家還有兩隻老母雞,捉一隻送給她。」
「好,兒媳這就去送。」
春暖看著那隻「咯咯」叫的老母雞不敢伸手去接。
「那個,你要不還是拿幾個蛋或者其他什麼的來吧,這雞太貴重了些。」
春暖知道,鄉下人的油鹽錢全靠了老母雞產的蛋呢,她給吃了就吃掉了一家人的油鹽。前兩年窮的時候倒想吃,現在家裡過得去了,就沒那麼想要了。
「肖姑娘,不貴重,一點兒了不貴重,我婆婆都說了,您救了我兒子,我兒子的命比一隻老母雞貴多了,這雞應該送。」婦人又將老母雞往春暖的身上塞:「你吃吧,我們家還有一隻,上個月還被偷雞賊偷了一隻呢,這隻送您也是報答您的救命之恩,值得的。」
「你又不收診費,我們隻能用這種方式來報答您。」
春暖……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我哪有不收診費的?
算了,人家這麼熱心,家裡條件還行,那就收了吧。
「吳媽,快來把雞捉去。」
春暖是真怕這玩意兒,她可以吃肉,但絕對不捉雞,毛茸絨肉乎乎的,溫溫熱熱的,摸過一次再不敢摸第二次。
「好,來了。」吳媽早就眼睛都看直了,收了這麼多小東小西,終於有一隻雞了,幹蘑菇燉老母雞,湯鮮味美得很!
吳媽將雞捉走了,婦人才鬆了一口氣。
她還挺害怕春暖不收,收了就代表能儘力幫她治好兒子的病。
「那個,肖姑娘……」
婦人手在衣服上蹭了蹭,欲言又止。
「有什麼話你儘管說。」春暖看她這樣子好奇。
「那個,就是我兒子這病的事兒,你可不可以不要向外人提及。」
春暖還沒回過神。
「你是知道的,咱鄉下的消息比風都傳得快,而且越傳越離譜,就算我兒子的病以後好了,也會被人編排的。」
指不定等兒子長大娶媳婦的時候就會被人說不行啊什麼的,到時候可不就頭疼了。
「噢,我明白了,你放心,行醫的人嘴巴都很緊,不會出賣患者的。」春暖這次是懂的,是真的懂了:「這是我們行醫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真不往外說?」
「不往外說,真的,放心好了。」
不往外說,但是會記載下來,記在行醫手劄上,供弟子們傳閱。
那個啥,想著春寧現在也在跟著自己學醫,要是看到這一個病例……不管了,病不忌醫,他更應該懂一些這些病症。
婦人走後,吳媽徵詢了一下大少奶奶的意見,這雞乾脆就殺了燉蘑菇。
主要是家裡真不缺蛋了,還要喂一隻雞就沒那必要,而且這玩意兒還隨地亂拉,臭得很。
春暖則進了書房,將病歷和處方都寫下來。
這一點是從曾祖父、祖父那兒傳承來的。
看診後將一些特殊案例記在手劄上,而且要記錄得一清二楚的,到病患痊癒為止。
肖家的醫術也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可惜到父輩時沒有再行醫了,好在,祖父很贊同她學。
春暖走出屋子時,看到了肖沐陽手上拿著一把艾蒿正在聞味道,還摘了一片葉子要往嘴裡送。
「小祖宗,這是不能吃的。」許氏連忙阻止。
「大伯母,讓他嘗嘗挺好的,他吃過了才知道能不能吃。」
新鮮的艾蒿倒也能吃,隻是這曬乾了的怕是沒法吃了。
「暖暖啊,我看這小子倒也有幾分學醫的天賦。」許氏道:「帶他出去玩兒,他總愛摘那些花花草草的,還要堅持帶回來,說是葯葯。」
許氏從他的小荷包裡搜出來一大堆的各種草草。
春暖看時,有鐵線草、馬蹄草、車前草、夏枯草……
「大伯母,還別說,這還真是草藥。」春暖對小侄兒的這種熱鬧很是欣慰:「來,沐陽,跟姑姑來。」
小小的人兒就上前幾步,用胖乎乎的小手牽著春暖的手,轉頭對許氏擺手:「祖母回頭見。」
「這孩子,誰都能帶走。」許氏哭笑不得:「就在一個屋檐下呢,還說回頭見,祖母就不能跟著你一起進藥房?」
「當然可以的。」春暖也笑:「我們沐陽很有禮貌,大伯母,你也可以進藥房來,我先帶沐陽認草藥,看看他記得住多少。」
春暖沒想到的是,先用了十味葯一一教小孩,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考他,他居然一字不落一個不差的說了出來。
「沐陽,你真的能記得這麼多嗎?」連許氏都震驚了:「沐陽,你說這些是什麼?」
「姑姑說這是元參,這是麻黃、杏仁、前胡、陳皮……」
給了十樣藥材,春暖隻說了一遍,然後將藥材打亂了秩序重新擺放在他面前,依然一個不差的認出來了。
「那姑姑給我說說這些藥材的功效,你看你能記住多少?」
春暖一一說了。
然後又問肖沐陽。
怎麼也沒想到,肖沐陽還是能流利的答出來了。
一字一句,仔細又清楚。
春暖此刻看著小侄兒的小嘴一張一張的鼻子發酸:祖父,您看見了吧,肖家後繼有人了,肖沐陽一定能繼承您的衣缽!
怎麼說呢?
確認過眼神,肖沐陽絕對是一個記性超常的孩子。
比起春寧更勝一籌。
這樣的孩子要是有機會上學堂入仕……一想到肖家三代以內不能科學的事,春暖就心疼。
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的努力,早日改變這個局面,希望肖沐陽能趕得上。
這個時候她就很佩服三嬸黃氏,一直都堅持著她的目標和理想,從來沒有放棄過。
「我們沐陽真是一個乖孩子。」看大孫子如此聰明,許氏摟著他眼淚汪汪:「沐陽啊,咱不能科舉不能考狀元,那就好好的跟著姑姑學醫。咱不能當良相就為良醫。」
許氏的話讓春暖刮目相看。
大伯母不是眼光不高,不是沒有期望,隻是她更能面對現實,更會轉變觀念。
她也知道肖沐陽是讀書的料但更知道肖家的現狀不允許孩子走這一條路,所以早早的降低了期望。
這就是當家主母的大度和氣量。
這一點,是三嬸黃氏比不了的。
在三嬸的心目中,多多少少對祖父是有怨氣的。
她不說,不等於大家不知道。
晚飯後一家人閑坐,照例拉了些家常。
「今兒個春暖一起興起教沐陽認藥材,這孩子居然能認完。」許氏對家人道:「沒準兒沐陽這孩子以後還會像春暖一樣厲害。」
「挺好的啊,那樣的話肖家就又多了一位大夫。」
徐氏覺得這樣很好,自己的女兒會醫術會製藥,兒子也在學醫在經商,三房黃氏已經明說了,她的兒子要做學問。大房要是有人能跟著學也挺好。肖家的重擔也多一個人分擔。
「咱們肖家就是杏林之家,理由傳承下去,沐陽算是第四代吧。」許氏笑道:「春暖,以後你有空就多教教這孩子。你這個姑姑也別藏私了,將你的醫術傾曩相授。」
「大伯母您放心,隻要沐陽願意學,我自當將肖家祖傳的本事傳授於他。」
說起來,肖家不像別的人家,本事傳男不傳女。
不過,春暖想著她出孝後就會出嫁,肖家的醫術傳給春寧也好傳給沐陽也罷,都是應該做的事兒。
身為肖家的兒女,享受過肖家的福氣,也理應承擔起肖家的責任。
這一點,她做到了問心無愧。
朱玲玲其實早就兒子聰慧,她也和三嬸一樣幻想過兒子能三元及第的風光美夢,但也更清醒的知道眼下肖家人的現狀,也就能接受肖沐陽走學醫的路。
「二妹妹,以後沐陽就有勞你多照看照看了。」學醫師從春暖,朱玲玲立即就向她說感謝的話:「你這邊有什麼需要嫂子做的,我一定會義不容辭的為你做好。」
「長嫂,我並沒有什麼需要您做的。」
「哪沒有啊,我看還真有。」許氏笑了起來。
春暖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需要長嫂幫忙的。
「你看看這孩子,多大意啊,還有九個月就出孝了。」許氏道:「出孝後趙家該來催婚了,暖暖就該完婚了,暖暖的嫁妝是時候準備起來了。」
「哎,對,你看這事兒鬧得,連我都沒想起來。」徐氏很是自責:「可惜了我給暖暖準備的那些嫁妝。」
當年生下一對龍鳳胎,一兒一女,徐氏喜歡得很。
洗三和滿月,周歲,收到的貴重的禮物徐氏悉數送進了小庫房裡登記在冊。
她發誓一定要給兒子準備好彩禮,也要給女兒準備十裡紅妝。
身為母親,自然是希望兒女都好。
一年又一年往小庫房裡放了不少的好東西。
誰能想到,兒女還沒來得及長大,肖家先被抄了家。
小庫房裡珍貴的物件兒都充了公。
如今,兒子在漠北,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了卻沒辦法張羅;女兒該出嫁了,嫁妝卻還是空空如也。
毫不誇張的說,春暖自己的嫁妝還需要她自己去掙。
身為母親,徐氏有著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
「綉嫁衣就算了。」春暖一聽連連擺手:「我實在沒那閑心,我這雙手拿銀針還行,要是拿繡花針綉出來的東西可能慘不忍睹。」
「你這孩子,你也知道自己女紅一塌糊塗啊。」
徐氏又好氣又好笑:「當年讓你學女紅,怎麼也不聽,坐不了一炷香的功夫就跑得無影無蹤了。要不是你祖父發了貨,我都恨不能將你綁在繡花凳上。」
「也幸好你沒逼著暖暖學繡花,要不然啊,咱們家遇上事兒的時候隻能喝西北風了。」許氏笑著打趣:「就算你有那閑心也沒有那閑時間。不過可以先買布料回來了,買回來後你綉兩針開頭,餘下的交給我們,等綉到最後你再來結尾,就算是你繡的了。」
「呵呵,對,就這樣也行,你看哪位公主會自己綉嫁衣的,不都是內務府綉好的嗎。」朱玲玲道:「二妹妹你放心,嫂子一定會盡心儘力的幫你綉好這件嫁衣。」
「多謝大伯母,母親和三嬸長嫂了,這事兒您們就多費心了。」
不得不說,自家還是挺好的,沒有強迫自己一定要綉嫁衣。
要依著她的性子,如果讓她綉嫁衣的話,她寧肯不嫁!
「可惜了,我們暖暖的嫁妝……」徐氏一直羞於出口。
「母親,不必擔心,到時候有多少算多少吧,沒有也不用勉強。」春暖倒沒將嫁妝放在心上,被抄家的肖家確實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嫁妝,相信趙家也能理解。
「阿姐,你放心,我會給你準備一份像樣的嫁妝的。」春寧道:「下個月我也跟著趙哥去一趟蜀州。」
「春寧,咱們能去蜀州嗎?」徐氏有點擔心,萬一不能出昌州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