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照顧孩子倒是沒問題,可大字卻不識一個,陳父不禁眉頭緊蹙,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大夫人,奴婢近來一直在刻苦認字,若是您信得過……」一直沉默不語的白芷,突然開口說道。
「信得過,信得過,那就有勞白芷姑娘了。」
聽到這話,張氏頓時笑逐顏開。她萬萬沒想到,妯娌家的丫鬟竟然都識文斷字。
白芷乃妯娌家的丫鬟,自然是信得過的,張氏對此可謂是一百個放心。
「不麻煩,能為夫人分憂,我也很高興。」白芷趕忙連連搖頭。
夫人曾對她講過讀書的重要性,還要求她們幾個丫鬟,在閑暇之餘,務必多讀千字文,力求多識些字,說不上啥時能用得上。
近兩個月來,隻要稍有閑暇,她便端坐於房中,埋頭認字。不然,也不會說這番話。
就這樣,張氏與陳家旺、小溪提著禮物便去了後院。驢車則被拴在了前院。
「後日便是集市,正好將這籃子鴨蛋給你弟弟送去。估摸能吃上幾日了,也不知山上那邊是否忙完了。」
陳母擔心天太熱,鴨蛋會壞掉,特意在廚房尋了一處陰涼之地。
「嗯!後日我便送去,在咱家放置兩日,應該沒啥事。娘,大姐說了,這些鴨蛋都是她從村民手中新收上來的,沒下兩日,至於這些糕點,您收起來吧。」言罷,陳家興便拎著另一個籃子走了過來。
「我和你爹不喜甜食,留兩包打打牙祭即可,其餘的,你拿回屋與秋菊吃吧!她還得給孩子哺乳,容易餓,若是半夜餓了,也好充饑。」
不得不說,陳母確實是一位無可挑剔的好婆婆。凡事都考慮的很周到。
「那怎麼行?這可是大姐特意為您和爹準備的,我們吃,算怎麼回事。」
陳家興趕忙搖頭,婉拒了母親的好意。
他何嘗不知,不喜甜食,隻是母親的一個借口罷了。
「讓你拿著,你拿著就是。和我還客氣上了。」陳母直接將裝有糕點的籃子,塞進了大兒子手中。就進了廚房。
大兒媳每天忙裡忙外,還要喂孩子,得吃點好的,不然奶水不夠吃。
剛好早晨在菜市場買了點排骨,正好做個豆角燉排骨。
大概是這個地方荒廢多年的原因,菜園裡的疏菜長得格外水靈,尤其是豆角,幾天就得摘一遍,還好,家裡有人住店,不然,真是吃都吃不完。
「娘,你看誰來了?」還沒等推開通往後院的大門,張氏就扯開大嗓門喊道。
正在廚房給排骨焯水的陳母,聽到動靜,放下手中的勺子,就往外走。
「娘,您最近身體咋樣?」陳家旺和小溪看到紮著個碎花圍裙走出來的陳母,異口同聲地問好。
「是家旺和小溪啊!你們啥時來的?」陳母看到來人頓時喜出望外,隨即又看了眼兩人身後,「幾個孩子沒來嗎?」
小溪微微一笑,「娘,明軒和婉寧要同夫子讀書,就沒帶過來,不過明睿來了,此刻正在前院呢!爹說他要和孩子待一會。」
得知明軒和婉凝沒來,不過小孫子卻來了,陳母眼中的失望之色,頓時淡了幾分。
樂呵呵地說:「你們來的正是時候,我早晨買了幾斤排骨,打算晚上做排骨豆角,你們吃完再回去吧!」
小溪連忙搖了搖頭,「不了娘,我們已經出來許久了,雖然家中有丫鬟和小廝照顧兩個孩子,但畢竟才兩歲多,還不是很懂事,我擔心兄妹倆會找我和相公,所以,得早點回去。」
孩子們雖然跟著義父讀書,但每天下堂後,還是會過來找娘親,順便陪弟弟玩耍。
倘若她們回到後院,找不到自己的蹤跡,小溪擔心一雙兒女會鬧。
更為關鍵的是,小兒子尚且年幼,不宜趕夜路。若是遭遇了什麼孤魂野鬼,那可就麻煩大了。
如此年幼的孩子,連話都還不會說,身體何處不適也無法表達出來,還不得急壞她這個娘親。
故而,為了穩妥起見,還是早些返回鎮上為好。
「那好吧!恰好你大姐給你們捎來了一籃鴨蛋,記得帶回去。不然,還得再多放置兩日,等你大哥去集上擺攤,才能送過去。快進屋,別在外面傻站著了。」
聽聞小兩口還要趕回去,不留下吃晚飯,陳母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失望。
雖說兒子已娶妻生子,但半月未見,心中還是挺挂念的。便想留人多坐一會兒。
可既然小兒媳都如此說了,她還能說啥?總不能強人所難吧!
「是小弟和弟妹來了啊!這可真是太巧了,我前腳剛踏進家門,你們後腳就到了。」
剛給老黃牛拌完草料的陳家興,一眼便瞧見了門外的小夫妻倆,臉上寫滿了驚訝。
「你們怎麼又買這些東西啊!這得花費多少銀子啊!尤其是這壇酒,你爹恐怕心裡都樂開了花,你們就這般縱容他吧!」
注意到小兩口手中的物品,陳母不禁有些心疼。
自己與老大兩口子一同生活,吃喝拉撒皆有人照料,可謂是衣食無憂。
實在沒有必要如此破費,有這些錢,還不如給孩子們積攢起來,以備將來讀書之需。
「娘,沒花多少銀子。況且,大老遠跑過來,總不能兩手空空吧!雖說大夫建議我爹少飲酒,但也沒說完全不能沾酒啊。您可不能管得太嚴了,十天半月的,好歹也得讓他過過酒癮吧。」
回想起父親見到酒罈時,眼中閃爍的那絲欣喜,陳家旺不禁心生憐憫。
「你們不僅要養育三個孩子,還要給家中下人按時發放月銀,處處都需要用錢!切不可大手大腳,以免遇到突髮狀況,手裡拿不出銀子來。
小溪,走,和娘進屋,你不是喜歡吃龍葵嗎?娘前些時日,摘了不少,都被我用黃酒泡上了,你隨我去瞧瞧。」言罷,陳母便拉著小溪往屋裡走去。
「此話當真,娘,您真的摘到龍葵果了?」小溪喜出望外,打心眼裡感激婆婆還記得她的喜好,毫不誇張地說,婆婆比那個僅有皿緣關係的爹,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見此情景,不止陳家旺羨慕她們的婆媳關係,就連張氏也是如此。
雖然婆婆對她一直不錯,但總覺得,自從妯娌進門後,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公婆似乎更喜歡小溪。
不過,她也隻是羨慕,並沒有任何不滿,誰讓相比較起來,小溪更有長嫂風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