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成親
季宴時還是當了上門女婿。
季宴時雖是雲州藩王,可他的人設是癡傻王爺。
整個雲州漏的跟篩子一樣,布滿了各方勢力。
有皇上的,有諸位皇子的,有朝中大臣的還有敵國習作。
這種情況下,動的越少越安全。
沈嶼之夫婦拒絕了季宴時要給沈清棠十裡紅妝的盛大婚禮,說等時機成熟再風光大辦也不遲。
眼下在桃源村就按村裡的規矩來。
在桃源村沒有房產沒有銀錢的季宴時,除了入贅別無選擇,除非他不想用最快的速度娶沈清棠。
沈清棠和季宴時成親,最不開心的人是沈清柯沒有之一。
知道季宴時登門提親後,沈清柯曾經怒氣沖衝去找季宴興師問罪。
「我說你好端端的怎麼派個活給我?原來是為了支開我想娶我妹?我告訴你門都沒有。」
「令尊令堂已經答應。另外,你不是早就答應了?」
「我什麼時候答應了?」
「打我那天?」
沈清柯:「……」
威脅他?
毆打皇子可是重罪。
沈嶼之和李素問那麼生氣都沒敢動季宴時。
若是知道他打了季宴時,鐵定饒不了他。
最終以沈清柯撂下狠話:「你等著!」結束了兩個人之間幼稚的對話。
於是,桃源村自秋收後再次熱鬧了起來。
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對聯都是沈家買的,上頭的字也是沈家人寫的。
大家隻需要領回去貼上。
村裡像是提前過年一般,一片喜色。
李素問提前給沈家人一人發了一千兩銀子的私房錢。
「新店重新開張之後,店裡生意越來越好。再給大家長點兒例銀。」李素問讓沈嶼之和沈清柯幫著把木箱搬過來。
「銀子太重,我換成了金子。本來想換銀票的,咱們在邊關,容易有戰事,還是金銀之物在手裡踏實些。」
千兩白銀換成金子也有百兩。
沈清柯揮揮手,「不用給我了,直接給清棠,算我給她的添箱。」
沈清棠這婚結的太急,他來不及準備賀禮,乾脆折現。
沈嶼之則對李素問道:「夫人,我的例銀交給你打理。咱們夫妻你掌家,你說的算。」
李素問思索片刻,把兩百兩黃金都推給沈清棠:「那我跟你爹也給你金子添箱。我再想辦法給你做些鋪蓋以及縫製嫁衣。」
過去這一年,沈家人的例銀從二百文到二兩銀子,最後到二百兩銀子。
他們每個人手裡都攢了一些銀錢。
李素問覺得身為父母,總歸不能比當兄長的還小氣。
再說,沈清棠的婚事已經足夠簡陋,不能連鋪蓋和嫁衣也省了。
一家人正說著,季宴時登門。
「父親,母親。」他頷首喊人。
沈清柯撇嘴:「別亂叫!我爹娘不是你爹娘。」
沈嶼之也沒應聲。
倒是李素問護著季宴時,拍了沈清柯一下,「別欺負你妹夫!今日不是,過兩日不就是了?別計較那麼多!」
沈清柯:「……」
合著以前在家裡地位排第四,如今添了妹夫他還排第五了?
沈清棠側目,「你怎麼來了?」
如今季宴時守規矩的很,無事一般不登沈家的門。
生怕沈清柯或者沈嶼之又找到理由反悔不讓她嫁他。
季宴時把胳膊上挎著的包袱遞給李素問:「母親,其中一個包袱裡是我母妃當初縫了一半的嫁衣。若不嫌棄,您幫忙改改。」
「啊?」李素問忙伸手接過包袱,當眾打開。
隻一眼,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嫁衣價值連城。
明明已經過了十餘年,布料依舊無折無皺,繡的圖案顏色鮮明。
嫁衣繁複精緻。
唯一的遺憾,是還未完工。
「這是……」李素問疑惑擡頭,「你那麼小,你母妃就已經為你準備嫁衣了?」
不對啊!
嫁衣是女方準備的。
「這是我母妃未出閣時給自己準備的嫁衣。隻是才縫製到一半她就被封為和親公主。」季宴時目光落在紅色嫁衣上。
和親公主的嫁衣和普通官家千金的嫁衣不是一回事。
於是這嫁衣最終明珠蒙塵。
「母妃說,如若我將來中意的姑娘不嫌棄,請穿上這套嫁衣。她會祝福……保佑我們。」
「這……」李素問擰眉。
這樣的嫁衣會不會不吉利?!
沈清棠走到李素問身邊,攬著她的肩膀撒嬌,「娘,這嫁衣真漂亮!辛苦你了,我想要。」
她懂李素問的意思。
可她不在意。
沒聽說鬼怕鬼的。
說不定她更嚇人。
季宴時目光又柔和了幾分,對沈清棠道:「謝謝!」
謝謝你成全我。
沈清棠搖頭,「我是真的喜歡。」
縱使沈清棠不懂女紅,也看的出來這嫁衣一針一線都縫的細密紮實。
不難想象,當初那個涉世未深的少女懷著對未來的期許,每針每線都縫的極為認真、仔細。
她隻是想把自己未能得到的幸福讓她的兒子得到。
***
婚禮從簡,該有的儀式還是要有。
桃源村還有空房子,收拾出來一套,給沈清棠和季宴時成親用。
成完親,還是會住沈家的院子裡。
古人結婚喜歡在晚上。
季宴時也算了換個顏色。
從緋色換成了正紅,騎在高頭大馬上。
馬不是谷中用來耕地的馬,是季宴時的戰馬。
白起也在,乖順的趴在季宴時的肩頭。
秦征顛顛的騎著馬跟在季宴時身後。
「王爺。」秦征欠嗖嗖的往前探頭問季宴時,「當上門女婿什麼感覺?」
季宴時連眼神都沒給秦征一個,「你要試試?北蠻和大乾議和,西蒙也蠢蠢欲動。西蒙如今女王當政,不若你去當個上門女婿?」
秦征:「……」
小氣!
頭縮了回來,敬謝不敏,「算了!這種好事還是讓給旁人吧!」
又過了會兒。
秦征還是耐不住好奇,「你既然不喜歡當上門女婿,為什麼還答應?雖說王府錢財不能動,可,以你的奸詐總會有辦法的。」
「沒不喜歡。」季宴時目視前方,不遠處是沈家,門前圍了許多看熱鬧的村民和孩童,「能跟她成親,怎樣都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