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終於租下鋪面
掌櫃的說從明天起一直到正月初十之前不用再送豬皮凍。
沈清棠有點不適應這麼長的休假,多問了一句,「過年休沐大半個月?」
「這有何奇怪?」掌櫃的莫名其妙,「大家都是如此。我們雲客來因著生意太好,才拖到今日。你看街上其他鋪子臘月二十就陸續關門了。
還有幾天就過年,年前要忙著收拾屋子、洗洗刷刷、做些好吃的準備過年,年後得走親訪友,一忙活可不得就到正月初十?」
「難道沒有人找雲客來訂年夜飯?」
掌櫃的搖頭。
「訂年夜飯的沒有。不過有人家請高師傅到家裡做年夜飯。」
還不是一家。
高師傅廚藝實在沒得說。
雲客來其他廚師也有被邀請的。
「咱們北川是小地方。很少有人家會這麼大排場請廚子。
達官貴人家裡大都自己養著廚子,小門小戶也訂不起年夜飯。」
***
街上的商鋪如掌櫃所說,開門的越來越少。
關著的門闆上,都貼著大大的對聯。
時不時還有小朋友或者賣煙花爆竹的攤主放幾個鞭炮。
冷不丁會嚇一跳。
隨之而來是孩子的歡呼雀躍聲。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
念著過年的順口溜在人群中穿梭跑遠。
鋪子紛紛關門,集市上卻越發的熱鬧。
紅彤彤的對聯攤和燈籠攤越發的密集起來。
沈清棠有些惋惜,「正是賣燈籠的好時候。」
她還攢著一批燈籠呢!
一路扶著沈清棠沒鬆手的李素問勸道:「燈籠哪有命重要?事實難料,誰讓咱們得罪了地頭蛇?」
拖著爬犁跟在她們母女後面的沈清柯反駁:「怎麼是我們得罪了地頭蛇?明明是王員外他們先惦記咱們家的香皂配方又想搶我們的套圈攤。」
沈嶼之制止沈清柯:「你小點兒聲!這是北川縣城。耳目混雜,再傳到王員外耳朵裡,咱們還要不要回山谷?」
沈清柯一臉不服,終究沒再開口。
不服跟不識時務是兩回事。
「說起來。」沈清棠左右張望,「今兒好像沒有擺攤套圈的?」
其餘人聞言都紛紛張望。
整個集市從頭到尾沒有套圈攤了,一個都沒有。
孫五爺旁觀者清:「大約因為你們互相套空對方攤子都給對方一個大大的下馬威,把彼此嚇住了。」
「不應該吧?」沈清棠納悶,「咱們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怕很正常。他們能在北川橫行,隨意就能安排那麼多打手圍追堵截我們,不至於怕我們吧?」
孫五爺摸了摸鼻尖,「許是底下人做事上頭的人並不知道。亦或是臨近過年,什麼王員外啊縣令的都太忙顧不上跟你計較?」
他心虛是還有一種可能。
可能是季十九乾的。
想著一會兒得找個機會去跟季十九碰個面。
不止沈清棠,其餘沈家人都覺得孫五爺分析的都有道理,懸著的心稍微落回肚子裡。
李素問開心的提議,「既然這樣,不若一會兒我們簽完租契,好好逛逛集市,把過年缺的東西都補齊。」
大家都沒意見。
租鋪子的事,孫五爺沒興趣,自行離隊,一瘸一拐去買藥材。
到飯館時,東家已經早早等在店裡,還準備好了筆墨紙硯。
沈清柯拿出己方的契約給東家看。
雙方就部分有異議的條款商議過後,重新寫了一份契約。
簽字畫押。
東家熟門熟路的領著沈嶼之和沈清柯到相關衙門辦了手續後,又回來。
李素問付給了東家六兩銀子和五貫錢。
五貫錢比較重,大家分開放在身上。
六兩銀子是沈清棠出的。
一兩銀子是她之前換沈嶼之的。
另外五兩是孫五爺給的,算是沈清棠私房錢。
不過不算她私人出資,隻是銀子換成銅闆。
公中賬上沒這麼多銀錢。
沈清棠便提議公中和香皂生意先一邊出一半。
到時候看情況是五五分成,還是一邊還給另外一邊。
沈家人對沈清棠的提議一向沒什麼意見。
畢竟到目前為止,沈清棠還沒錯過。
送走東家,沈家人才露出喜悅。
尤其是李素問,在大廳裡來來回回的轉,滿臉喜色:「咱們終於有自己的鋪子了!」
「不光有鋪子。方才我還請東家陪我去辦裡戶籍,以後咱們就是有白籍的人。」沈清柯指腹在桌子上抹了下。
厚厚的灰塵都能作畫。
臨時戶籍也是戶籍。
沈嶼之指著季宴時補充,「也給這小子登記上了。」
鬼知道他的家人什麼時候找來。
反正這段時間,大家已經慢慢把季宴時當自家人。
沈清棠點頭,「下一個難題,咱們盤下鋪子要做什麼營生?」
一句話把沈家人問住。
李素問先開口:「要不就做肥皂香皂的生意?」
「我原先也有這想法。」沈清棠苦笑,「如今看來不太行。」
就憑王員外和縣令的關係,他們這肥皂鋪子也很難開成。
沈清柯提議:「要不咱們也開飯館。我方才看過這店裡什麼傢夥事都有,很齊全。進些食材直接能開張營業。」
沈嶼之搖頭,「咱們家誰來掌勺呢?一日三餐自己人吃可以將就。開門營業,咱們還沒那廚藝。」
「爹爹說的對。」沈清棠附和,「不隻是缺廚師。」
「若是走高檔路線,咱們拼不過雲客來,亦無後台和客源。
若是走低端路線,比如賣早點。倒不需要多好的廚藝,除了需要起早貪黑之外。競爭也大。
咱們開鋪子有租金,很難跟集市上那些流動攤販拼價格。
另外,大家不要忘了這家飯館的掌櫃是為什麼走的。」
生意若是好做,這家鋪子就不會這麼便宜出租。
外面街上也不會有那麼多鋪子關門。
大家又出了幾個主意,又互相都否決。
比如李素問提議開胭脂鋪子,她會做一點胭脂水粉。
可是他們沒有進貨渠道,而且李素問真的隻是會一點。
沈家人像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剛租下鋪子的喜悅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