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騙錢
她輕聲說道:「你也是個熱心腸的!那位石匠師傅就在李家村,大家都稱呼他為『鬼手李』。隻要你到李家村隨便找個人打聽一下,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家。」
妮兒聽後微微頷首,其實對於這位名叫「鬼手李」的石匠師傅,在此之前從未有過任何了解,畢竟一直以來都沒有接觸過這方面。
不過既然嬸子如此熱情地推薦,想必這位石匠師傅的手藝不會錯。
等可以隨意走動的時候,一定前往李家村拜訪。
「多謝嬸子告知!」
嬸子擡起手在身前輕輕一揮,笑著回應道:「嗨呀,咱倆還說什麼謝不謝的!」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兩人不約而同地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隻見衙役正邁著大步朝她們走來。
看到衙役,兩人心裡不由得「咯噔」一下,同時暗呼一聲不好。
隨著衙役逐漸靠近,那沉重的腳步聲彷彿每一步都踩在了她們的心尖上,使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起來。
與此同時,兩人的身體也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變得有些僵硬,連手腳都不知道該如何擺放才好。
終於,衙役來到了他們面前,開口說道:「人……沒了。」
儘管已經有所準備,但親耳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感到如遭雷擊。
妮兒隻覺得一股悲傷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嘴唇微微顫抖著,淚水再也抑制不住,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
一旁的嬸子看著妮兒這般模樣,心中也是一陣酸楚。
旁邊的衙役看了看她們兩個,「要不要過去跟他告個別?人馬上就要被帶走了。」
聽到這話,妮兒用力地咬了咬下唇,試圖將即將湧出的哭聲壓回喉嚨裡,又伸出右手輕輕地在眼角處抹了幾下,努力讓自己看起來稍微鎮定一些。
沉默片刻後,妮兒緩緩開口道:「不用了,該說的話……我都已經跟他說了。可以麻煩您把骨灰給帶回來嗎?」
「我這裡實在是走不開。他生前曾經再三囑託我,一定要把他跟小蝶葬在一起。等再過幾天,我這邊能夠脫開身的時候,我親自去給他好好安葬。」
衙役十分爽快地答應了,這本來也不是什麼難事。再說死者為大,能幫忙自然就要幫上一把。
「不過眼下還真沒個合適放置骨灰的容器。」
聽到這話,妮兒不由得露出些許懊惱之色,她擡手輕輕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嘴裡嘟囔著:「哎呀!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掉了。」
稍作思索之後,妮兒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忙開口問道:「那個……我這邊倒是有一塊兒布,不知道能不能用布將骨灰裹起來?」
隻見那衙役微微頷首,表示同意道:「自然是沒問題的,等到了那裡,我定會將那個地方仔仔細細地清掃一番,如此一來,骨灰便不會與他人的混淆在一起。」
妮兒將手中那塊布遞向衙役,「那可真是太謝謝您了。」
衙役趕忙伸手接過布來,「切莫這般客氣,舉手之勞,不足掛齒。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辭了。」說罷,他轉身邁步離去。
妮兒見狀,連忙出聲相送:「慢走哈。」
目送著衙役漸行漸遠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中,她方才緩緩收回目光。
小夥子的死訊,猶如一陣狂風般迅速席捲開來,人們無不在談論著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你們知道嗎,那個平日裡看著身體挺不錯的小夥子剛剛去世了!」有人壓低聲音說道,但語氣中的驚訝卻難以掩飾。
「啊?什麼?這怎麼可能呢?那些年老體弱的人都還好好活著呢,他怎麼會突然就……」另一人滿臉不可置信地反問。
「誰說不是呢,依我看吶,這裡面肯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貓膩!」先前說話那人煞有介事地分析道。
「哎呀,你可別亂說!凡事得講證據,不能憑空猜測呀。」有人趕緊出言制止。
「哼,那你就先聽聽我的看法,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在瞎說。」那人不服氣地反駁道。
「那個妮兒……」。
「哪個妮兒呀?快說快說!」周圍的人迫不及待地催促起來。
「還能是哪個,就是牛大夫嘛!我親眼瞧見她從那小夥子那兒出來後,手上就多了一個小的布包。」
這人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布包的大小。
「哦,人家是大夫嘛,裡面裝的興許是葯呢。」有人不以為意地回應道。
「哎~可不是這麼簡單喲!我可是一直在留意著呢,她進去的時候明明兩手空空,出來時才有了那個布包。」
「而且,我還聽說那包裡裝的根本不是什麼葯,而是銀子!」
此人越說越激動,彷彿自己發現了天大的秘密一般。
「真的假的?你聽誰說的這些話呀?靠不靠譜啊?」大家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
「絕對保真!跟我說這話的人當時正好就在牛大夫旁邊幹活兒呢,看得一清二楚!」那人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就算那包裡真的是錢,又能說明什麼問題?」
「哎呀,我說你啊,簡直就是一個榆木疙瘩!你好好想想看,那個小妮子先是主動去和別人攀談、套近乎,取得人家的信任之後,把錢騙到手。」
「緊接著就偷偷摸摸地用藥將人給毒死,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她一個大夫,什麼葯沒有。」
說話之人滿臉篤定,似乎對自己所描述的情節深信不疑。
另一個人則皺起眉頭,搖著頭說道:「不會吧?我聽到的可全都是誇讚牛大夫醫術高明、品德高尚的話呢。」
「再說了,以前那些過世的人,也從來沒有傳出過有誰曾經給她送過錢財之類的消息呀。」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和不解。
先前那人冷笑一聲,反駁道:「哼,那隻能說明她隱藏得夠深,手段足夠高明,以至於沒有人能夠發現罷了。」
「不過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這不,這次終於露出馬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