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朝臣爭議
翌日。
金鑾殿外,天光初透,卻驅不散瀰漫在宮闕間的陰霾。
太平公主晏時姝,身著一身赤紅如皿的宮裝,跪在冰冷的金鑾殿白玉階前,求皇上廢黜太子。
殿內。
寶座之上,晏時敘面沉如水,眼底深處翻湧著比殿外鉛雲更重的陰霾。
大臣們的呼吸都顯得小心翼翼。
可真的就有那些個不怕死又自以為剛正不阿的臣子。
「陛下!」都察院左都禦史上前一步。
他手持玉笏,聲若洪鐘:
「臣等泣皿上奏!太子身為儲君,行事乖張,手段酷烈!」
「昨日竟率兵圍堵太平公主府邸,緻使年幼體弱的嘉禾郡主受驚過度,心疾突發,不幸薨逝!」
「此乃人倫慘劇,震動朝野!」
他話音未落,另一位閣老也跟上,痛心疾首:
「嘉禾郡主乃陛下親侄,太平公主愛女,太皇太後與太後亦視若珍寶!」
「太子殿下不顧姑侄之情,不念郡主年幼體弱,為查一樁尚未定論的驚馬之案,便以儲君之威相逼,甚至縱容侍衛刀兵相向於公主府前!」
「此等行徑,豈是仁君所為?豈是儲君之道?這是暴戾失德,動搖國本!」
見已有人身先士卒,一些原就不滿太子非嫡長子的大臣也出列。
「陛下!太子殿下年少氣盛,行事衝動,毫無容人之量,更無憫弱之心!」
「昨日公主府內,刀光劍影,此等景象,豈是太平盛世應有之象?」
「太子如此暴虐,焉能承繼大統,撫育萬民?」
「臣懇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計,為皇室安寧計,廢黜太子,另擇賢明!」
「臣附議!」
「臣附議!」
「懇請陛下廢太子,以正朝綱,以安人心!」
一時間,「廢太子」之聲此起彼伏。
剩餘那些堅定支持太子和持中立態度的大臣擔心遭他們波及,小心翼翼地往旁邊挪了挪。
這些人可真是蠢。
昨日公主府的慘劇,明顯是被有心人利用、放大。
太子實際上也並無太多過錯,皇上怎可能因此廢黜太子?
這些人就等著遭皇上和太子記上一筆吧。
天天立於丹陛之下,身姿依舊挺直。
但藏在袖中的雙手已緊握成拳,指節泛白。
他感受到了四面八方投射而來的質疑、憤怒的目光。
那些「暴戾」、「失德」、「動搖國本」的指控,狠狠刺入他的耳中。
他擡眼看向禦座上的父皇,父皇的面容在冕旒珠玉後顯得模糊不清。
唯有那雙深邃的眼眸,銳利地掃視著下方群情洶洶的臣子。
就在廢太子之聲愈演愈烈,幾乎要將整個大殿淹沒之際,一個沉穩的聲音打破了喧囂。
「陛下,臣有本奏。」
出列的是平南侯蘇暮揚。
他並未穿著朝服,而是一身白色常服,更顯身姿挺拔,氣度從容。
他無視那些或驚訝或不滿的目光,走到殿中,對著禦座躬身行禮。
「蘇愛卿請講。」晏時敘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陛下,諸位大人。」
蘇暮揚環視一周,目光平靜。
「昨日公主府之事,令人痛心疾首。然,悲痛之餘,更需冷靜,理清真相,揪出真兇,方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亦是對生者最好的交代。」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銳利:
「嘉禾郡主逝前緊握的那張宣紙,經太醫反覆查驗,其上所浸染的『驚蟄粉』才是引發郡主先天心疾驟發、最終不治的緻命毒引!」
「難道,你們認為,這毒是太子下的不成?」
殿內為之一靜,沒人敢回這話。
蘇暮揚掃視一圈,見這些人不再逼逼叨,這才又道:
「昨夜負責此案的廖尚書,已在郡主貼身侍女落桃的住處,搜出了殘餘的『驚蟄粉』粉末,以及……數張同樣被藥水處理過、字跡消失的空白信箋!」
「其材質紋理,與郡主手中那張完全吻合!然落桃在事發後,已然服毒自盡!」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兇手當真是嘉禾郡主身邊的人?
那這是太平公主之過,女兒身邊有心懷叵測之人也沒有發現,確實與太子關係不大啊。
蘇暮揚目光如電,直指核心:
「幕後之人利用郡主的純真,以贈禮之名,將毒物交予長樂公主!」
「更在太子追查線索之際,再次利用郡主,以一張浸毒之紙為引,製造了這場駭人慘劇!」
「其目標,一石二鳥,既謀害長樂公主,又藉機構陷太子,動搖我大晏國本!」
他猛地提高了聲音:「此獠心思之歹毒,謀劃之縝密,手段之陰狠!」
「其藏身於公主府內,潛伏於郡主身側,視人命如草芥,視皇室尊嚴如無物!」
「此刻不全力緝拿此等元兇巨惡,反倒因一時悲憤,受人挑唆,行那自毀長城、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豈不是正中奸人下懷?!」
蘇暮揚的話,如同一盆冰水,澆在那些高喊「廢太子」的臣子頭上。
他們面面相覷,臉上憤怒的表情僵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驚疑和後怕。
是啊,若真如平南侯所言,他們強烈要求廢太子,豈不是正好替其清除了障礙?
「陛下!」
蘇暮揚再次向禦座深深一揖。
「當務之急,非議太子之過,乃擒殺此獠!臣懇請陛下,督令刑部、大理寺、內廷司、東宮屬官,全力偵辦此案!徹查公主府所有人,務必將這藏於暗處的毒蛇,揪出來,碎屍萬段!」
「唯有如此,方能告慰嘉禾郡主在天之靈,方能還太子殿下清白,方能震懾那些膽敢禍亂宮闈、動搖國本的魑魅魍魎!」
蘇暮揚的聲音在金鑾殿內回蕩,字字如重鎚,砸碎了「廢太子」的喧囂。
晏時敘端坐於龍椅之上,冕旒的珠玉微微晃動,遮住了他深邃眼眸中的銳芒。
他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帝王的威壓,清晰地蓋過了殿內殘餘的嘈雜:
「平南侯所言,甚合朕意。」
「太子昨日行事,雖有急於查明真相之心,但手段確有失當之處,緻使嘉禾受驚,釀成慘劇。著即閉門思過一月,靜思己過,以儆效尤。」
「便按平南候所言,著刑部、大理寺,協同內廷司、東宮屬官,全力偵辦此案!深挖其背後指使!凡有嫌疑者,無論身份,一律徹查!務必將此獠及其黨羽,連根拔起!」
以廖尚書為首,其他被點名的官員立刻出列領命。
「臣……領旨!必當竭盡全力,揪出真兇!」
晏時敘看了眼殿外,又安排人去將太平公主『請』回去。
這才拂袖起身,牽著天天大步離去。
永泰看向下方神色各異的群臣,忙補充道:
「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