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煽風點火的楊貴妃
溫梨兒醒來時,便吩咐青梅青竹,將昨夜殿下畫的那幅百合掛在床尾。
床頭好好學畫床尾畫。
嗯,真不錯。
丁嬤嬤悄悄退出大殿。
她是太後之前派來伺候溫梨兒的。
隻是溫梨兒這裡有秦嬤嬤殿內殿外一把抓,她倒是沒有什麼存在感。
一時半會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大家也沒放在心上。
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會太在意。
丁嬤嬤避開瓊華宮眾人,又來了慈寧宮。
當初,太後將她和四個宮女賜來東宮,照顧溫奉儀,可不止是為了照顧溫奉儀肚子裡的孩子。
太後還交代她好好觀察溫梨兒。
畢竟,皇宮裡可禁不住再出現一位楊貴妃。
要是溫梨兒真的起了不該有的心思,那孩子是萬萬不能留在她身邊的。
丁嬤嬤過來後,照舊稟了溫奉儀殿裡的事情。
太後又問:「你覺得溫奉儀的性子如何?可因為受寵就驕縱了?」
丁嬤嬤搖頭,如實稟道:「溫奉儀平日裡並沒有任何驕縱之色,對待宮人也極其和善,心地挺好,沒什麼壞心眼。」
太後心想,當初楊貴妃剛進宮時,不也這樣?
隻是後面孩子一連生了三個後,就開始不知所謂了。
有些人是一開始就戲演的好,有些是後面受不住榮華富貴和權力的誘惑,才變了性子。
太後吩咐道:「繼續看著,有任何不對勁的地方,及時來同哀家稟告。」
「是。」
丁嬤嬤躬身退了出去。
……
而關雎宮這邊,楊貴妃最近既氣怒又慌亂。
太子代理朝政,站她這邊的大臣,已經接連被太子解決了好些個。
她惱怒不已,也擔心太子獨攬大權後,她的兩個兒子再也沒有了登帝的希望。
要是讓太子做了皇帝,皇後自然就成了太後。
到那個時候,哪裡還能有她的活路?
楊貴妃越想越著急,忙收拾了一番,去養心殿求見陛下。
原本,太後擔心自己這混賬兒子養病期間還受不住女色,和嬪妃之間亂來。
所以,在皇帝從碧水行宮回京後,她就下了懿旨。
道皇帝在碧水行宮感染了風寒,反反覆復不好,傷了元氣。
在皇帝調養期間,所有嬪妃不得去打擾皇帝。
太後懿旨,哪裡有人敢不從。
原本後宮中爭奇鬥豔的各嬪妃突然就消停了下來。
除了……楊貴妃。
楊貴妃畢竟是皇帝心尖尖上的人,她跑去見皇帝,皇帝立馬讓洪運將人帶了進來。
但其實,他也是珍惜自己小命的。
當楊貴妃一進去,便脫下了外頭罩著的鬥篷,露出了那條深深的rg後……
他看得眼睛發光發綠,強忍著吞了口唾沫後,移開了視線。
「愛妃,今日過來找朕,所為何事?」
楊貴妃擡眸與他對上,眼眶瞬間泛紅。
晶瑩的淚珠從瑩白的側臉上劃過,說不出的凄美。
「昨兒妾身做了一個夢,夢到皇上病情加重。妾身嚇得一夜不敢再睡,又煎熬了一上午,最後還是沒忍住跑來看一眼陛下。隻有確定陛下無事,妾身才能放心。」
皇帝見她這模樣,心軟的一塌糊塗。
「愛妃無需擔心,朕這很快就要好全了。」
楊貴妃不信:「陛下說的很快是多久?要是真的快好全了,皇上為何連朝政都無法處理?」
聽她說到這,皇帝就氣。
「太醫院那群老庸醫,俸祿漲了不少,本事沒有漲多少。這麼一個小毛病,給朕治了這麼久沒治好。」
楊貴妃靠上前,一雙柔嫩的手給皇帝揉著肩。
「太醫院的太醫沒本事,陛下便從民間尋吧,民間有不少大夫,本事不比太醫小。隻是,這些太醫還真是奇怪,之前太子被刺客所傷,幾天就給治好了。到了陛下這裡,這病還比不過太子的劍傷吧,怎的就這麼久治不好呢?國一日不能無君,陛下您健在,主持朝政的卻是太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
還以為什麼,她沒再說。
卻成功讓皇帝變了臉色。
是啊,太子被刺客砍傷了。
雖然他沒有看到傷口,但依據那裹得厚厚的紗布和紗布上的皿跡來判斷,傷的並不輕。
怎麼幾天太醫就給治好了呢?
他這病無皿無痛的,就最先半邊身子動不了而已。
太醫卻磨磨蹭蹭的一直治不好他,母後又是送他去行宮,又是讓他好好獃在養心殿,哪裡也不許去。
見著他眼中的懷疑和怒意,楊貴妃眸光微閃,嗲著嗓子繼續勸:
「陛下,您也不用太著急。太子是個有本事的,朝堂裡裡外外都打理得極好。不時宣重臣進東宮商談國事不說,還很關心陛下的葯,都親自去了太醫院吶。有太子這般盡心儘力,陛下安心養病就是。」
聞言,皇帝一張臉都青了。
他轉頭看向洪運,怒問:「太子這段時間,當真宣了重臣進過東宮?」
洪運對上楊貴妃笑盈盈的眼,點頭道:「是請過。」
羅小將軍確實算得上是重臣了。
還有蘇暮揚,百年世家蘇府嫡孫,家中長輩皆在朝中擔任重職。
他這也不算冤枉太子吧?
皇帝猛拍桌子,將上頭的茶盞震落,摔成了碎渣。
太子還跑去太醫院關心他的葯?
皇帝記得,之前太子來同他稟西虞國姦細之事時,就勸他用療效比較慢的葯。
「混賬!難怪朕一個小小的病拖了這麼久!」
皇帝臉色漲紅,兇口一陣急促起伏。
他甚至還將一旁的茶幾掀翻在地。
慈寧宮。
太後正在修剪一盆迎春花。
見著匆匆跑進來的秀萍,她有些意外。
「你個丫頭,平時看著沉穩,原來也是個毛躁的。」
秀萍忙上前福身:「太後娘娘,不好了,皇上在太醫院大開殺戒,已經殺了好幾位太醫,現在正要殺何院判!」
太後手上的剪刀『啪』的一聲落地,差點砸到她的腳。
她都來不及換上一身宮裝,直接大步往外頭走。
鍾嬤嬤見狀,忙帶著一眾伺候的宮人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