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罷不能

第384章 敬茶

  

  清晨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在通往慈寧宮的宮道上投下斑駁跳躍的光影,空氣中瀰漫著草木的清新氣息。

  帝後二人攜手在前,步履從容。

  梟梟牽著溫梨兒的手,蹦蹦跳跳的,像隻歡快的小雀兒緊跟在母後身側。

  四位年幼的皇子公主則被各自的乳母穩穩抱著,緊隨其後。

  內侍宮娥手持儀仗、香爐等物,低眉斂目,簇擁左右。

  一行人浩浩蕩蕩,步入慈寧宮。

  早有伶俐的內侍通傳進去。

  待帝後行至正殿門外時,太皇太後身邊得力的何嬤嬤已恭敬地迎候在玉階之上。

  「老奴恭請皇上、皇後娘娘聖安!給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殿下請安,給長寧公主、長樂公主殿下請安。」

  何嬤嬤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沉穩,恭敬地行了大禮。

  長寧、長樂正是淼淼和昭昭的封號,昨日帝後大婚典禮甫一結束,冊封詔書便曉諭六宮。

  「何嬤嬤免禮。」

  晏時敘微微頷首,牽著溫梨兒的手並未鬆開。

  兩人步履一緻,徑直步入殿內。

  慈寧宮正殿內,沉靜的檀香在空氣中裊裊縈繞,陽光透過高窗灑在光潔的金磚地上,映照出浮塵的軌跡。

  殿內陳設古樸大氣,處處透著歲月沉澱的厚重與皇家無上的尊貴。

  太皇太後端坐於上首正中的紫檀雕鳳寶座上,身著深紫色纏枝蓮紋常服,銀髮梳得一絲不苟。

  雖已年邁,但精神矍鑠,那雙歷經風霜的眼眸銳利依舊,此刻卻盛滿了慈和的笑意。

  太後則坐在稍下首右側的座位上,身著素雅的藕荷色如意雲紋常服。

  臉上也帶著溫和的笑意,目光柔和地落在幾個孩子身上。

  帝後二人穩步上前。

  晏時敘這才鬆開溫梨兒的手,兩人並肩,在早已備好的明黃錦墊上鄭重跪拜行禮。

  「孫兒/孫媳給皇祖母請安,恭祝皇祖母鳳體安康,福壽綿長。」

  「兒臣/臣媳給母後請安,恭祝母後鳳體康泰,萬事順遂。」

  一剛一柔兩道聲音交織在一起,帶著新婚後特有的莊重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溫梨兒確實有些小緊張。

  雖然她與太皇太後、太後已經足夠熟悉,可卻是第一次改口。

  何嬤嬤親自端著紅漆描金的托盤上前。

  上面穩穩放著兩盞青玉鑲金邊的茶盞,熱氣氤氳,茶香清冽。

  與殿內的檀香融合,別有一番清雅。

  晏時敘先執起一盞,溫梨兒緊隨其後執起另一盞。

  兩人步調一緻,躬身,雙手將茶盞高舉過眉。

  「皇祖母,請用茶。」

  「皇祖母,請用茶。」

  太皇太後看著眼前這對璧人,眼中滿是欣慰。

  她先接過晏時敘手中的茶盞,象徵性地抿了一口,溫聲道:

  「皇帝勤政愛民,哀家心甚慰。如今大婚已成,更望你二人同心同德,為江山社稷,為我大晏綿延福祉。」

  話語雖短,卻寄託著這位歷經三朝的太皇太後對江山傳承最深的期許。

  晏時敘鄭重道:「孫兒謹遵皇祖母教誨,定不負皇祖母厚望。」

  太皇太後放下皇帝的茶盞,又接過溫梨兒奉上的茶。

  這次,她喝得略深了一些,看著溫梨兒的目光充滿慈愛。

  「好孩子。既入大婚,從今往後你便是一國之母。哀家願你賢良淑德,襄助皇帝,撫育皇嗣,和睦恩愛。這杯茶,哀家喝了,日後這慈寧宮,便是你的依靠。」

  溫梨兒深深拜下,心中暖流湧動。

  「孫媳謝皇祖母厚愛。」

  太皇太後笑著點點頭,從身旁宮女托著的錦盒中取出一對通體瑩潤、毫無雜質的羊脂白玉手鐲,親自套在溫梨兒腕上。

  「這是哀家當年的陪嫁,今日便賜予你,望你如這玉一般,溫潤堅韌,福澤綿長。」

  「謝皇祖母厚賜!」溫梨兒再次拜謝。

  接著,晏時敘和溫梨兒轉向太後。

  同樣的流程,再次奉上香茗。

  「母後,請用茶。」

  「母後,請用茶。」

  太後接過兒子奉上的茶,輕抿一口,也象徵性的囑咐了幾句。

  「皇帝政務繁忙,更要保重龍體。如今有了皇後,哀家也就放心了。」

  喝完兒子敬的茶,她鄭重地接過溫梨兒奉上的茶,緩緩飲了一口。

  「皇後溫婉端方,哀家甚是喜歡。從今往後,這後宮之事,以及皇子公主們的教養撫育,便託付於你了。望你二人相敬如賓,琴瑟和鳴。」

  說著,她亦從宮人手中接過一個紫檀木匣打開。

  裡面是一套赤金鑲紅寶的牡丹頭面,華貴雍容。

  「這是哀家的一點心意,願你如牡丹盛放,母儀天下。」

  「臣媳謝母後恩典!定當恪盡己責,侍奉皇上,孝順皇祖母與母後,悉心照料皇子公主們。」

  敬茶禮成,殿內的氣氛明顯輕鬆下來。

  晏時敘悄悄在寬袖下輕輕捏了捏溫梨兒的手,指尖傳遞著無聲的安撫和讚許。

  溫梨兒抿嘴淺笑。

  太後的目光在兒子兒媳之間流轉,滿是欣慰。

  曾幾何時,她是不相信的,不相信自己這個養子、這位坐擁天下的帝王,真能做到弱水三千,隻寵溫梨兒一人。

  可皇帝力排眾議,態度強硬地遣散六宮,獨封溫梨兒為後。

  他們的孩子更是一個接一個地降生,這份決心和情意,終於讓她相信,這世間並非所有男子都薄情寡義、見異思遷。

  她此刻是真心實意地為這兩個年輕人高興,由衷地祈盼他們這份難得的情意能歷久彌堅,攜手走到白頭偕老。

  可惜……想到自己那個不省心的女兒,太後心底無聲地嘆了口氣。

  自謝甄容死後,太皇太後為平息非議,也為了磨一磨晏時姝的性子,便做主將她送去靜思庵帶髮修行。

  命其靜思己過,修行兩年,方可回京。

  太後前幾日才去看了女兒,想到女兒消瘦憔悴的模樣,她眉心處不自覺地便浮現出一抹難以化開的愁容。

  小小的淼淼依偎在太後膝邊,似乎敏銳地察覺到了皇祖母情緒的低落。

  她仰起小臉,大眼睛撲閃撲閃地看著太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