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罷不能

第307章 決策(一)

  

  當最後一位大臣報完捐銀數目,金鑾殿內再次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聚焦在龍椅上那道身影。

  晏時敘緩緩擡眸,目光掃過群臣,最終定格在溫庭寬記錄著朝臣捐銀數額的名錄上。

  「諸卿憂國恤民,捐俸報國,足見忠悃素著,夙夜在公。朕心甚慰!」

  話音剛落,他轉而又道:「現三處烽火,皆為國家大患,蘇尚書與太傅所言極是,事有輕重緩急,力有窮盡之時。」

  說完,晏時敘霍然起身。

  玄色龍袍無風自動,陽光將他挺拔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巨大的盤龍金柱上,壓得殿內氣息都為之一凝。

  「其一,北地朔風關,國之北門,不容有失。武王聽令!」

  「臣在!」武王單膝跪地抱拳,聲若洪鐘。

  「朕命你為北征大元帥,總督北地一切軍務!即刻持虎符,點京營驍騎營十萬精銳,並攜神機營新鑄『神威大將軍』火炮五十門,『迅雷銃』三千支,火速馳援酉州朔風關。朕許你臨機專斷之權,沿途可憑虎符徵調并州、蹇州大營等沿途州府兵馬、糧草!務必將狄戎聯軍,給朕打回去!打到他們元氣大傷,打到他們百年不敢再南望大晏山河!糧草軍械,戶部列為甲等,傾盡所有,優先供給,不可延誤!」

  「臣領旨。」武王聲震殿宇,眼中戰意噴薄。

  「溫愛卿!」

  「臣在。」溫庭寬連忙出列,手中還攥著那份捐銀名錄。

  「北路軍需,列為甲字第一等。傾盡國庫,優先保障。調用捐銀,亦以北線為先!」

  「臣遵旨。」

  晏時敘的目光又轉向羅雲梡和蘇暮揚。

  「羅小將軍、蘇少尹聽令。」

  「臣在。」羅雲梡與蘇暮揚同時出列。

  「羅卿,朕命你為前軍都督,暫代鎮南關軍務。即刻持節,率京營步軍營精兵一萬,並敕令嶺南道節度使,調派其麾下熟悉山地、瘴癘之屯田兵兩萬,為前驅,火速馳援鎮南關!務必穩住陣腳,遏制南詔攻勢,查明儂智高動向!」

  「蘇少尹,朕命你為前軍轉運使兼防疫使,攜太醫院何院判及院中半數精通疫病之太醫,攜帶所有可用之防疫藥材。沿途各州府驛站,全力供給車馬,並廣招民間良醫、徵集防疫驗方隨軍。」

  「你們二人務必齊心協力,控制疫情蔓延,安撫受災邊民,穩定的軍心民心。對故意散布瘟疫、蠱惑人心、通敵叛國者,無論軍民,格殺勿論!」

  羅雲梡和蘇暮揚高舉笏闆:「臣領旨!」

  文武大臣聽皇上將平定西南的任務交給羅雲梡和蘇暮揚,紛紛出列反對。

  他們反對的是蘇暮揚。

  蘇暮揚平日裡弔兒郎當,連上衙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著實不太靠譜。

  「陛下!」一聲蒼老卻急切的高呼率先響起。

  禦史中丞崔崇禮,這位三朝老臣,鬚髮皆白。

  此刻竟踉蹌著搶出班列,撲通一聲重重跪在冰冷的金磚上,聲音帶著顫慄。

  「陛下三思啊!蘇少尹……他擔不起如此重任!西南疫情,兇險莫測!恕臣直言,此等關乎國運、萬千黎民生死之大事,不能兒戲啊!」

  崔崇禮伏地叩首,額頭觸地有聲,話語裡滿是著急。

  「陛下,臣附議!」刑部左侍郎羅浮陽也忍不住了,聲音因激動而拔高。

  「疫病非比刀兵,瞬息萬變,如燎原之火。若無沉穩幹練、經驗老道之人坐鎮,一旦失控,非但鎮南關不保,恐將蔓延內地,動搖我大晏根基。蘇少尹年輕氣盛,於防疫一道,恐怕……恐怕實難當此大任。」

  「正是此理!」

  「陛下明鑒!」

  「臣等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反對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瞬間匯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洶湧地撲向站在羅雲梡身旁,滿臉黑線的蘇暮揚。

  他這是捅了天還是捅過地?這群老傢夥一個個都對他有偏見!

  蘇湛嶽擡袖捂臉,假裝自己不認識這個逆子。

  太丟人了,實在太丟人了!

  這逆子和雲梡一起長大,怎的就沒有學到雲梡的半分穩重?

  以至於現在當個差而已,半個朝堂的人都下跪反對!

  晏時敘也默了一瞬,看向蘇暮揚的目光充滿不善。

  蘇暮揚縮了縮脖子,原本要擼袖子幹架的手收了回去。

  晏時敘掃視眾大臣一圈,清冷的嗓音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穿透了反對的聲浪。

  「蘇少尹!」

  蘇暮揚默默跪地:「臣在。」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那些伏地懇求的老臣,視線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著他的下文。

  晏時敘向前踱了一步。

  「諸卿隻道蘇少尹平日不羈,見其嬉笑怒罵,便以為他難當大任?可朕看到的,卻是一個能在危難之際,於無聲處聽驚雷,於尋常處見真章之人。」

  文武百官:「???」

  皇上,您說的和我們說的,確定是同一個人嗎?

  晏時敘的聲音斬釘截鐵:

  「其一,機敏善斷!兩年前,京畿突發時疫,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是蘇暮揚!是他第一時間察覺坊間異動,率其麾下府衛,當機立斷封鎖了源頭疫坊,並說服鄰近藥鋪平價售葯、組織醫者施診,手段雷厲風行!若非他反應迅速,處置得當,那場時疫,豈會僅僅止步於三坊之地?」

  「此等臨危不亂、洞察先機之能,豈是尋常循規蹈矩者可比?防疫,首重時機與決斷。他缺的,隻是資歷而已。」

  此言一出,殿中響起一片輕微的抽氣聲。

  當年那場小範圍的時疫確實被迅速撲滅,當時隻道是京兆府調度有方,卻不知背後竟是這個不起眼的少尹主導了關鍵的第一步。

  晏時敘不給眾人消化的時間,繼續道:

  「其二,通達世情,善撫人心。」

  他目光如炬,看向那些依舊跪著的老臣。

  「防疫非隻治病,更要治心!南疆瘴癘之地,民情複雜,謠諺易起。蘇少尹看似不羈,卻最通曉市井百態,三教九流。他能用最俗俚之語,解最艱深之理;能用最市井之法,聚最渙散之心。」

  「試問在座諸卿,誰能在流民聚集、恐慌蔓延之地,比他更快地安撫民心,瓦解謠言?他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本事,恰恰是此時穩定西南、凝聚邊民最急需的利器。」

  這番話讓一些大臣陷入了沉思,殿內的氣氛悄然變化。

  的確,防疫除了醫術,安撫人心、防止恐慌蔓延甚至暴亂同樣至關重要。

  一向端肅冷靜的蘇湛嶽,此刻看看皇帝,又看看自己的兒子,有些失態的目瞪口呆。

  被皇上說的,他兒難道也是一匹隱藏的千裡馬?

  如此伯樂,世間難尋啊!

  一百萬兩捐贈銀子是不是太少了?

  回去同夫人商量一下,可以再加一百萬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