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白礬
費夫子這才往下發考卷。
他是別的班的學官,每次旬考,都是各班夫子打亂順序監考的。
且丙班、丁班的考卷,都是甲班學子出的,夫子們會審一遍修正。
這次的考卷,一共八題,其中,兩道貼經、兩道墨義、一道律法、一道算術、一道策論、一道詩賦。
這題量,要在一日內做完,太難了些,就是秦彥都蹙眉。
他想了想,還是不打草稿了。
先在腦海中構思下,直接往卷子上寫。
見眾學生面露苦色破題,費夫子滿意的摸了摸鬍子,微微頷首,就開始巡視考場。
汪陽平日裡最擅長詩賦,因此最先從最後一題開始做。
提筆,才寫出兩行詩句,又懊惱蹙眉,半晌將紙揉了一團,扔到桌角。
一擡頭,正見旁邊的秦彥下筆如有神,神情鎮定,似乎很有把握。
他就心氣不順。
想到什麼,汪陽強行平心靜氣,繼續答題。
一直到晌午,秦彥也隻做了五題,剩下的算術、策論、詩賦三題,都是要費時間的。
尤其後面兩者。
但他還是揉了揉額頭,停下筆了。
餓了!
考試當日,自然是不許學子們去夥房的。自有專人來送飯。
一個少年提著食盒過來了,今日的午食是統一的,饅頭、鹹菜、清粥。
這是府學特意安排的,有時科舉,考場會負責學子飲食,但提供的吃食都不會太好。
也是讓學子們提前適應一二。
而秦彥,看到小廝的瞬間,就警惕起來。
這位正是前段時日,經常接觸二伯那人。雖然府學不許學子帶下人入內,但有權勢的學子,自有法子,在府學內拉攏收服一些下人為己用。
少年顯然是汪陽的人。
少年挨個發放吃食,很快到了秦彥這裡。
秦彥身子微微後仰,和他拉開距離,面色沉凝盯著他。
被這麼看著,少年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他低下頭,先把鹹菜饅頭放好。
拿粥時,手卻莫名抖了一下,一碗粥全潑在了桌上。
「哎呦,對不起,對不起,小的沒端穩。」少年低著頭,忙告罪。
費夫子被這動靜吸引過來,瞥了眼桌子,就見桌面上,正慢慢浮現出來的字跡。
秦彥神色黑了下,心知還是中了算計。
他默默起身:「稟費夫子,這些字,並非學生所寫。」
府學規矩言明,其中一條,凡有考試作弊者,一律開除學籍,不容陳情。
考場內,學子都目光或好奇、或幸災樂禍、或不忿的看過來。
這是有人作弊?好大的膽子,當著費夫子的面玩這種把戲。
汪陽冷淡一笑。
費夫子目光威嚴掃了他一眼,沒說什麼。
卻低頭看向桌面:「這上面寫的是,無為而治。正是這次的策論題目,秦彥,你可有自證的證據?」
嘶!
「這麼巧?提前猜出了考題?」
「是猜的,還是……呵呵,反正知道考題的學長不少,秦彥這種鄉野出身之人,最喜歡鑽營,讓他找到空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至於吧,秦彥畢竟是府試的頭名,平日行事也頗大氣,不像這種人。」
當即有人竊竊私語起來。
離得近的學子,還有探頭過來看的。
看清桌面上密密麻麻的字,一個個都有些震驚。
如果存在考題洩露,那這次考試自然不作數了的。所以,他們看看也無妨。
秦彥深深蹙眉,伸手摸了下桌面,放在鼻翼間聞了聞。
「這是白帆,溶於水後,可顯現字跡。」
大夫目光深沉看他,等他的後文。
「費夫子,學生身上並未攜帶竹筒之類,沒有水,若是我作弊,我要怎麼讓字現形吶?」
秦彥語氣沉靜,目光不由得掃向一旁的少年。
似笑非笑:「學生總不會和這位小廝同謀吧?讓他潑粥同時喧嘩出聲,引來費夫子?」
少年被看的頭皮發麻,根本不敢擡頭看,隻「撲通」一聲跪下了。
「小的,小的沒有啊,隻是手滑,出了意外。」
費夫子見狀微微蹙眉,秦彥一番話,尚算言之有理。
但坐著的同窗中,有人插嘴:「費夫子,那可不一定,前段時日,秦彥的二哥與這少年來往很是密切。」
秦彥聞聲回頭,正對上一人的眼睛。
後者身穿一身半新不舊的灰袍,平日裡和秦彥沒什麼往來,他心虛低下頭。
「倒有可能,這小廝興許頭一次做這種偷奸耍滑之事,過於緊張,露了端倪也不一定。」汪陽順勢接話。
秦彥和他對視,兩人眼中全是針鋒相對。
良久,秦彥先收回目光,看了眼桌面道:「汪同窗所言,不過是妄加猜測。倒是這桌上的字,並非秦某筆跡,為其二證。」
聞言,費夫子拿起秦彥的卷子看了看,隨後又看向桌子,對比了半晌。
他微微頷首。
確實不同,秦彥本人的筆跡要鋒利不少。
「呵,秦公子若請人代筆吶?」有人冷笑。
秦彥微微一嘆:「這位同窗倒是提醒我了,無論是秦某請了人,還是有人故意陷害,總歸是要進入課室的。」
「而我總不會在白日課上、或者人來人往的課間做這種事,應是在下學後乾的。」
「剛好,學裡有規定,每日下學後有費夫子巡查,剛好能查查近來,誰下學後留下課室的。」
反正他每日一下學,都是要去藏書閣看書,不是,打掃衛生的。
這點,藏書閣的費夫子都能作證。
費夫子微微頷首,最後道:「府學要培養的學子,不指望各個都前途無量,但品性上,卻不容有損。此事,一定要調查清楚。考試暫停,所有學生,從現在起不得離開課室,直到事情水落石出。」
「是!」
學生們齊齊應了一聲。
最開始說話的灰袍青年——何崛,猛地抓緊了筆桿。
秦彥微微垂下眼眸,心頭各種思緒翻滾,最後還是沉靜了下來。
費夫子喊來一人,讓他去請葉夫子,畢竟後者才是丙一班的學官,對學生們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