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拜師
方南枝撓頭,她還真挺想答應的。
無論是二伯的事,還是哥哥的腿,都讓她覺得學醫是很有用的,雖說她和哥哥都有系統,可爹也說過,凡事不能都指著旁人。
她會了才是她自己的。
「我很喜歡認藥草,隻是,這件事我得先跟先生商量。」
小丫頭看起來有點為難,「先生收我做弟子,肯定是希望我能專心讀書,要是我學醫的話……」
「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果先生說不行……」
周老也想到這茬,微微頷首,心裡難得有幾分緊張。
這麼說來,他這相當於是搶人愛徒啊,鄭舉人還是個讀書人,這……
這件事眼看著今日不可能有個結果,方銅趕緊清清嗓子。
「沒事,既然如此,明日枝枝就要去書院,正好提一提這件事,周老,您嘗嘗這糖炒栗子,剛出鍋的!」
周老也知道急不得,上次喬遷時送的蛋糕,他也隻嘗了嘗,平日裡少有能吃這麼甜的,許多差點甜的膩人,倒是他家這蛋糕做得頗合他心意。
「周爺爺,我家的蛋糕可好吃啦!」
一提起喜歡的東西,小姑娘的嘴就說個沒完,周老也不嫌她,反倒覺得小孩子就該這樣活潑。
他孫子小時候話也多,但可沒有小丫頭討人喜歡,倒總是把他爹氣得滿院子打轉。
他也看出來了,這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每個人都不錯,都疼愛這丫頭,關係也好,更是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能送兩個孩子都去書院讀書。
真是心齊的一家人。
最終要的還是這一雙兒女的心性,唉,這是咋養的呢?連他都有些羨慕。
周老跟他們聊了一陣,最後走的時候,還被塞了蛋糕和糖炒栗子,說是讓他帶回去吃,也給時少爺和周小少爺帶一些。
翌日,方銅送兩個孩子去書院的時候,跟著一起進去了,秦彥自己去課室,他跟著女兒去拜見鄭舉人,說明原委。
「哦?周老大夫?」
周老的名聲他也知道,畢竟地位官職不一般,聽說他在縣城也有住處,有一段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談論,連他們書院的先生也聊過想要為家裡人求醫。
若是一般的郎中,他還真要為學生考量一番,但這一位就不同了,在縣城,這樣的人物,可能多少年都遇不到一位。
他還挺為學生高興的。
他收了學生,就要為學生謀劃,雖說一直在教她讀書,可心底也憂愁,不知道這孩子日後的出路在哪。
問她的時候,她自己倒是說過,日後當個掌櫃。
可他覺得可惜,太可惜了,若隻是當個女掌櫃,哪裡用得著讀這麼多的書?
飽讀詩書又有靈氣,也不能科舉。
總不能這麼好的天賦,就隻能用來謀劃親事吧?
但若是學醫就不同了,這至少是個安身立命的本事!
「好,老師答應了,」他點頭,「日後,你的學業就這樣安排,來書院一日,去學醫一日,不過說好了,我聽說學醫很苦,但也不能因為學醫,隔日耽誤了讀書。」
方銅沒想到鄭舉人竟然如此有兇襟,驚喜道謝,方南枝也忙感謝先生。
回去的路上,他買了許多拜師用的東西,一回生二回熟。
等晚上,方銅接了兒子閨女回家,拎著小丫頭就去周宅拜師去了。
「周老,我們是不是來的太突然了?要是今日不方便,也可以改日……」
「沒有不便,就今日!」
周老一聽鄭舉人同意了,他們是來拜師的,哪還有放回去的道理,夜長夢多,他可不想節外生枝。
這拜師,流程幾乎都是一樣的。
方南枝覺得都有點熟能生巧了,拜先師、拜老師,磕頭敬茶……
不同的是周老給了她一張紙,說是行醫之人要謹記在心,讓她記住,而且要做到。
「懸壺濟世,行醫救人,醫不戲病……」
全結束後,在外頭看著的周子荊,悄聲跟時君衍嘀咕。
「我都多少年沒見祖父這麼開懷過了,你說爺爺怕不是其實非常希望我學醫吧?」
時君衍瞥他一眼:「周老收徒,後繼有人自然格外開懷,但至於你學不學醫……他應當也沒有多失望。」
周子荊眨眨眼,覺得這話聽著不對味兒啊?
「哎不是,你什麼意思……」
他剛要跳腳,突然聽到祖父在叫他們。
「子荊,君衍,今晚我們去秦家用飯。」
這是方銅剛剛邀請的,不管怎麼說,都是枝枝師父了,吃個飯還是有必要的。
要不是鄭舉人人在縣城,書院事情又多,其實也該請一頓。
弟子家裡人的心意,周老自然不會拒絕,他倒是有心讓這一家人來府上吃一次,可方銅不同意,說哪有師父先請弟子的。
「那這樣,周老要是不介意,我家裡還有些人,我再去請村長,多做幾個菜,咱們熱熱鬧鬧的吃一頓,也算是件大事!」
這件事方銅必須問一句,因為這關係到周老想不想讓人知道他是做什麼的。
周老笑呵呵的,他可不討厭熱鬧。
「好,本來拜師也是件大事。」
方銅這才先帶著閨女回家了,飯菜要準備,周老他們可以晚一個時辰到。
父女倆趕緊回家,將請客的事兒說了。
「怪不得我看你從縣城帶了肉菜回來!」
錢鳳萍也高興得很,「行,我這就做!」
轉過頭,她喊上劉翠他們,讓他們跟家裡人打個招呼,樂意的晚上幫忙給她打個下手,大家一起吃頓飯。
幹活的這些人就沒有一個說不行的。
難得待客一次,還是曾經的禦醫,錢鳳萍把最好的廚藝拿出來,最後大小一共做了二十個菜!
方銅那邊也請過村長了,回來後喊二娃他們,幫忙一起把秦家放著的圓桌面搬出來,擦得乾乾淨淨。
「晚上多少個人啊?」
「十三?」
「嗐,那能坐下了!」
大家劈柴的劈柴,燒火的燒火,除了兩個孩子,誰都沒閑著。
等周老到的時候,氣氛正最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