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武王歸京
這日,京城東門旌旗招展。
皇帝親率文武百官,肅立於城樓之下。
迎接保家衛國、為大晏征戰四方的武王歸京。
消息早已傳開,城中百姓亦自髮夾道相迎,萬人空巷。
隻是,當武王那標誌性的粗獷形象出現在城門口時,所有人的目光都忍不住瞥一眼他的馬背。
兩位模樣俊秀的小公子,一左一右被牢牢綁在他的馬背上。
頭髮被風吹得淩亂不堪,小臉煞白,眼睛緊閉。
隨著戰馬的顛簸一晃一晃,模樣看著著實有些凄凄慘慘戚戚。
梟梟和雄雄努力想用袖子遮住臉,奈何雙手被固定在身前,動作艱難。
太……太丟臉了!兩人內心哀嚎。
為了能快些見到太皇祖母,被綁著趕路他們認了!
可……可都進京城了,叔祖父就不能先把他們放下來嗎?
這萬人矚目的場景……讓他們以後在京城還怎麼混?!!!
城樓下,晏時敘和臨王接收到兒子投來的可憐目光。
兩人嘴角都幾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隨即默契地擡頭望天。
非是爹不救,實在是你們叔祖父威勢太盛,惹不起啊!
武王翻身下馬,動作矯健如虎。
他大步流星走向皇帝,撩起戰袍,單膝及地。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後兩百風塵僕僕的精銳親兵緊隨其後。
晏時敘快步上前,親自將這位為大晏立下汗馬功勞的皇叔扶起。
「武皇叔一路辛苦!快快請起!皇祖母得知您今日抵京,精神好了許多,此刻正等著見你,我們即刻進宮。」
武王聞言,虎目含淚,重重點頭。
一行人迅速穿過肅穆的人群和喧鬧的街道,直奔皇宮。
梟梟和雄雄一路「遊街示眾」,等入了宮,才被武王解下,隨手丟給一旁早已等候的宮人攙扶。
腳一沾地,兩人腿肚子都還在打飄,小臉依舊煞白,被宮人半扶著勉強跟在身後。
慈寧宮正殿。
皇室宗親幾乎齊聚一堂,按輩分次序靜靜坐著。
太後和皇後侍奉在太皇太後身側。
太皇太後今日堅持下榻,換上了一身莊重而華貴,卻已明顯空蕩不合體的朝服。
一頭銀髮盤在腦後,一絲不苟。
日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灑落在她身上。
華服的厚重錦緞吸收了大部分光線,顯得有些沉鬱。
而頭上那支鳳凰步搖的翠羽和東珠,卻在光線下折射出一點微弱卻執著的暖金色光,映照著她那雙異常清明的眼眸。
然而,殿內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這不過是短暫的迴光返照,是老人家憑著對兒子歸來的喜悅強撐出的表象。
當武王那高大魁梧、風塵僕僕的身影,隨著帝王大步跨入宮殿門檻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武王的目光卻直直落在母親身上。
僅僅幾年未見,記憶中尚算硬朗的母親竟已蒼老衰弱至此!
「母後——!」一聲帶著濃重哭腔的呼喚再也壓抑不住。
這個在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鐵皿漢子,此刻如同一個迷途歸家的孩子。
幾步搶到近前,「撲通」一聲重重跪倒在太皇太後膝下。
太皇太後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渾濁的老淚順著布滿皺紋的臉頰滑落。
她顫抖著伸出枯瘦的手,急切地、近乎貪婪地觸摸著兒子被風霜刻蝕得更加剛毅黝黑的臉龐。
「武兒……我的武兒……瘦了……黑了……」每一個字都帶著心碎的疼惜。
武王將臉深深埋在母親膝頭覆蓋的錦被中,壓抑了多年的思念與此刻的悲慟如決堤洪水,他痛哭失聲:
「是兒子不孝!兒子多年未在母後膝前盡孝,讓母後憂心勞力!兒子不孝啊——!」
太皇太後捧起兒子布滿淚痕的臉,亦是失聲痛哭。
「傻孩子……胡說什麼……」
她聲音哽咽,卻努力揚起一個驕傲的笑容。
「你在邊關保家衛國,為我大晏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此功足可彪炳史冊!」
「且母後身邊有這麼多人精心照料,哪裡就需要你守在跟前盡孝了?」
「我兒是大英雄,是邊塞自由翺翔的雄鷹!母後……真的……真的……為你感到……驕傲!自豪!!」
說到最後,太皇太後的淚水再次洶湧而下。
這自豪的背後,是深藏心底的愧疚與心疼。
這個兒子,從出生起就因宮廷傾軋未能養在自己身邊,在端太妃宮裡受盡冷落苦楚;
十多歲便投身軍伍,在苦寒的邊關浴皿廝殺,受盡磨難。
幾十年戎馬倥傯,真正承歡她膝下的時光,竟隻有當年攻打北狄前,留在京城的那短短三年。
才三年啊……
時間太短,太短了……
此刻看著跪在面前,也不再年輕的兒子,太皇太後心底那濃烈的不舍如同潮水般洶湧而出。
她一遍遍撫摸著兒子粗糙的臉頰,那觸感是如此真實,真實的令人心碎。
而武王,這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此刻在母親膝前,哭得像個無助的孩子。
彷彿要將一生未能訴說的孺慕與離別之痛盡數傾瀉。
殿內眾人看著這母子相見的悲慟一幕,無不深受觸動,紛紛低頭垂淚。
……